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为继发于原发病的二次损伤性疾病,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干预,不仅会造成原发疾病的病情加重,同时也会加大原发病的治疗难度,大大提升了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致残率、致死率,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和生命健康是极其不利的。在临床上,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方式与脑出血本身疾病的治疗在根本上是存在差异的。尤其是在疾病的干预和治疗过程中,两种疾病在选择抗血小板/抗凝药物以及止血药物等方面是相互对立的。加之长期以来,临床上对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认知和干预研究相对较小,造成直至目前为止,临床治疗上尚且缺乏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基于多中心和大规模的治疗方案。目的脑出血是临床上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缺血性脑损伤是脑出血后并发症中发病率较高的类型之一。此次研究以随机对照为主要分组原则,分析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该课题的深入研究,评价尼莫地平的治疗优势和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在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获得的参数均符合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诊断标准。将此次研究纳入的74例患者以数字随机表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38例和对照组为36例。两组患者在我院确诊后,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降低颅内压等。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依达拉奉静脉注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尼莫地平口服治疗。以2周为1个用药治疗周期,总治疗时间为3个疗程。治疗周期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临床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评价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2.22%,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81,P=0.023)。(3)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两组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0.558,P=0.572和t=0.022,P=0.982);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9.649,P=0.013和t=4.923,P=0.029)。(4)经治疗后,观察组38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36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4%,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54,P=0.034)。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程度,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经尼莫地平治疗后,其神经功能和脑损伤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且日常生活中对家人的依赖程度降低,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总之,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患者用药后副作用小,用药安全性得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