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学校的生源受到较大影响,职业学校面对竞争压力,对生源要求不断降低。生源的特殊性及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的不完善,导致盗窃、打架甚至抢劫等暴力违法犯罪案件在中职学校中屡见不鲜,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进而营造秩序井然的校园环境以及构建平安法治社会,本文以培养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文本性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的研究方法,经过调查分析,总结出我国中职学校的法制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对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与侧重点:中职学校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思想,法制教育中缺乏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目标与侧重点。2、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的规范性有待提高:中职学校的法律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不够规范。3、中职学校法律意识培养方式单一:目前的法制教育主要表现为法律知识的讲解和法律内容的传授,培养方式单一,理论和实践相脱节。4、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中职学校招生困难,学生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流失严重,学校为求发展重视专业课教师能力的提升和师资方面的投入,而在法制教育师资投入方面则严重不足,法律教师专业化水平整体不高。5、家庭教育的缺失:残缺型家庭教育、溺爱型家庭教育、放任型家庭教育等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中职学校的法制教育及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1、明确指导思想与培养重点:(1)在目前国家对法治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作为中职学校,我们应以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且服从法律;(2)科学合理定位,确定中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目标与侧重点。应该为学生确立法律意识培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重点培养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法律意识。2、增强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的规范化,中职学校应本着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合理确定法制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时的分配。3、提升中职教师的法律素养,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实施者,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成效。4、改进法律意识的培养方式。丰富完善法律意识培养的方式,法律十分注重实践,不论是法律知识、法律条文还是法律思想,都来源于实践并反过来指导实践,又继续在实践中暴露出不足并不断完善,因此,法律意识培养中应注重实践,把实践作为中职学生法律教育内容更新的一项重要决策。具体可以采用下列措施:(1)加强与丰富课堂实践活动(2)设立相应的实践场所(3)建立相应的法律社团(4)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法律活动5、家校合作,形成培养合力。家庭教育是法制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研究有利于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有助于素质教育和依法治国的全面落实。我国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很多研究成果还停留在探索性层次,本人基于教育教学和实践中的经验,在研究视角方面,综合考虑了影响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各种因素,在研究结论部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离不开实践。应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做法,并结合中国本土实际情况,重视对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法律实践,以提高法律教育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