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国有企业是吸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主要推动性组织,其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其现在却面临着全国性的“民工荒”问题,并且造成此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非国有企业对农民工采取的低薪酬盈利模式。因此,本文欲改变这种原始的薪酬管理方式,倡导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理念,运用薪酬的全面激励职能构建我国非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与吸纳农业劳动力关系的新模型,最大限度的激发农民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农民工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企业利润,进而促使企业积累资本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到企业就业,缓解我国非国有企业遭遇的“招工难、开工难”难题,实现我国非国有企业与农民工的共赢,直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全部和彻底转移。其中,运用了调查问卷法和SPSS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非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中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了定性的结论:企业对劳动者提供的工资水平越高、保险福利越好、培训发展机会越多、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越好,就越能满足劳动者需求,对劳动者的吸引力就越强,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企业的利润就越大,进而能促使其吸纳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实现农业劳动力与非国有企业的共赢。同时,我国非国有企业从“原始管理”到“人本管理”的转变能促进劳动与资本双方从阶级之间的对立走向管理之中的协调,推动我国非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终加速我国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