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ucaijuan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应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缓慢牵伸微创治疗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通过评价术后足活动有无疼痛不适、外观恢复、足负重位置、踝关节活动程度等方面,以判断其治疗效果。探讨Ilizarov外固定技术加有限截骨综合治疗的优点及适应类型、有限截骨的原则、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方法:从2009年1月到2013年3月,采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缓慢牵伸微创治疗创伤性马蹄内翻足患者30例30足,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5-47岁,平均20岁。右足21例,左足9例。所有畸形均由创伤所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和(或)软组织损伤后14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腓总神经损伤2例;踝足部骨折和(或)软组织损伤后12例。本课题30例30足均用Ilizarov外固定架并均同期做了跟腱延长。其中15足同期施行跟骰、距舟关节有限截骨并融合,5足同期施行跟距、跟骰、距舟关节有限截骨并融合,13足同期施行跖腱膜切断术,4足同期施行足部肌腱转移的肌力平衡术。术后7天左右调整外固定架,使足逐渐置于中立位后停止调架。拧紧所有螺钉,让病人扶拐行走锻炼。行单纯软组织手术的患者,1月后可以视情况拆除外固定;对做了骨性手术的病人需待骨性愈合,再视情况拆除(牵拉过程一般以0.5-1mam/d速率,每日分4次进行)。牵伸矫形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患足负重行走及相应功能锻炼。结果:术后3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3-28个月)。参照Green和Lloyd-Roberts马蹄内翻足疗效评价标准。结果优25例,良5例,差0例。畸形足外形、负重、关节活动良好,行走无疼痛不适感。其中4例出院后出现针道口轻度感染,经处理后炎症控制。无局部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Ilizarov外固定架缓慢牵伸微创治疗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有缓慢、持续的矫形作用,不影响足的发育,治疗期间可早期下地负重、行走、进行功能锻炼。对于马蹄内翻足畸形中骨性畸形明显者通过有限截骨加Ilizarov外固定架缓慢牵伸可以进一步缩短矫形的时间,减少了术后马蹄内翻畸形复发等风险。
其他文献
在汽车产品多样化模式与客户消费个性化需求的双重夹击下,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面临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模式,由此导致制造商存在生产组织难、生产计划控制难与交付压力大的困境。面
采用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聚磷硫酸铁(PPFS)的结构组成,PPFS是一种高电荷的多羟基多核络合物,电镜扫描(SEM)表征分析,PPFS具有簇状类珊瑚礁立体网状的形貌结构;混凝烧杯
根据圆盘剪剪切钢板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圆盘剪剪切力测试的模拟实验装置,通过现场测试,其结果与理论公式计算所得剪切力一致,证明了理论公式在圆盘剪剪切力计算上的准确性
背景与意义:近年来,在新公共服务管理改革浪潮的影响下,以及鉴于政府卫生直接投入的“低效益性”和“软约束性”,通过公共购买筹资实现政府由基本卫生服务的直接生产者向购买者、
烟台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历经西周时期的莱子国,明代的海防重镇“奇山守御千户所”,清代军变民地的“奇山社”。近代以来,随着烟台的开埠,发展
本文就挤压技术在玉米芯制备木糖醇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玉米芯加酸挤压膨化玉米芯预处理条件、酸水解条件、脱色脱毒方法及发酵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木糖醇在对面
在粮食仓储管理中,温度监测是保证粮食品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粮库温度监测系统,给出了数据融合算法.实际应用表明,系统测温准确、可靠.
河北省廊坊市农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较差的大清河流域蓄滞洪区文安洼和黑龙港流域蓄滞洪区贾口洼,由转业、退伍官兵及京津知青等创建的,现包括6个国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作为国民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建筑市场劳务用工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挂靠、违法分包等现象较多,劳务分包企业的数量太少,
仪式化在人们的各行各业都或明显或隐晦的存在着。人们基于对某种事物或者某一个人产生敬意与崇拜,并通过一系列行为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这一系列的行为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