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上世纪50年代所制定的,制度规定退休金以退休前最后一年的工资为基准,根据工龄长短按不同的比例领取。但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果仍然采用计划经济时期所制定的养老金制度,那么对于一名退休职工而言,退休时间越长,按照固定工资比例所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难以维持其基本的晚年生活水平。虽然,在1991年国务院对基本养老保险的领取进行调整,但是仍然没有形成规范的,系统化的养老金调整体制。因此,中国的养老金制度面临着调整的压力。我国的养老金制度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调整压力。一是人口结构的变化使中国城镇养老金制度面临挑战。中国早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达到了10.3%,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中国现阶段所采用的现收现付制、待遇确定型养老金制度,在未来将会面对越来越大缴费压力。二是通货膨胀压力下中国城镇养老金面临风险。大量的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胀是时有发生的。而通货膨胀会侵蚀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使其难以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三是中国城镇养金调整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在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国家为了保障原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也几次规定在原有退休金的基础上增发了一定的物价补贴和生活补贴。但是由于补贴标准低,退休职工生活改善情况不明显。因此,国务院于1991年33文件中规定了参照在职工工资增长情况,对基本养老金进行适当调整。但这种调整只是临时性,各地区差异很大,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本文认为对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是必要的。本文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中国现行养老金制度下,“老人”、“中人”、和“新人”现收现付的统筹养老金如何合理、科学、规范地进行指数化调整,从而既能保障退休职工的利益,又能减轻人口老龄化给养老金计划所带来的财政压力。这对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过程中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主要采用规范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探讨我国养老金调整必要性。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运用宏观经济学中的代际交叠模型、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相关内容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方案进行理论分析和推理。本文力求在选题,论证方法、理论分析等方面有所创新。在选题方面,由于各地区调整指数差异较大,并且调整的随意性也较大,这种调整机制的后果是一方面可能调整方案过于慷慨;另一方面可能是调整的幅度过。无论哪一种情况发生,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因此,选择中国城镇职工的指数调整研究的课题还是较为新颖的。在论证方法上,理论结合实际,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将目标定位的方法用于研究论证中,将不同群体划分为三种类型进行分析——老人、中人及新人,并对三种类型的人群设定不同的调整指数方案,并且实现三种调整方案能够实现平稳过渡。在理论分析上,运用了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卡尔多—希克斯的“社会补偿理论”。分析社会价值取向、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对指数化调整的影响,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建立公共养老金调整指数的必要性。通过系统的论证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构建了养老金调整指数理论框架。在理论构建的过程中,得出我国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的的标准为:不论采用哪种模式进行指数化调整,都应坚持“公平与效率二者兼顾”的原则,在方案设计的初始阶段应采用较小的调整幅度(2)对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的上下限进行了分析。养老金调整幅度应在最高上限和最低下限之间运行。其中养老金调整的下限值应为社会平均工资20%,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而养老金调整的上限值应该从国民总收入着手。(3)为了使内部效率和外部效率能够同时实现,应采用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相结合的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方案,这是基于我国养老金财务紧张的现实来设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