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边界的动力学行为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kikuk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从2004年首次在实验中制备出来,已经受到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主要得益于它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石墨烯也因此被誉为是未来替代硅基半导体的最理想候选材料。此外,石墨烯还具有各种奇特的物理性质,如高热导率,高透光性,高机械强度等。二维石墨烯应用于半导体器件还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它没有电子能隙。不过,对于狭长的一维石墨烯纳米带,能隙可以因为其边界效应而产生,从而能被应用于具有高开关特性的逻辑器件中。由于石墨烯纳米带的能隙大小还与其边界手性密切相关,也就意味着同一条石墨烯纳米带可以因为边界手性结构组成成分的改变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电学性能。所以,石墨烯边界在不同条件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是非常迫切且具有重要意义的。但迄今为止,人们对石墨烯的边界动力学行为的认识还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是空白。本人在上述背景下,通过偏振拉曼光谱对石墨烯边界结构在高温及Ar等离子体处理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单层石墨烯的扶椅型边界结构在热处理过程中相对稳定,即使温度达到500℃,大部分边界扶椅结构成分依然能够稳定存在。这说明扶椅结构是一种热稳定的石墨烯边界结构。其次,对于与单层石墨烯的锯齿型边界,其在热处理过程中显得很不稳定,主要表现在它非常容易通过原子结构重组转变成更稳定的扶椅型结构。实验发现即使热处理温度仅为200℃,锯齿型边界的原子已经开始重新修正排列成新的扶椅型结构。而到了300℃,原锯齿型边界大部分原子都重新修正排列成扶椅型结构,变成相对稳定的新结构。这一结果对基于石墨烯纳米带的器件制备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基于前面对单层石墨烯锯齿型和扶椅型边界热动力学行为的研究结果,我们还发现双层石墨烯扶椅型边界的热动力学行为表现形式类似于两个独立的单层扶椅型边界;但同时我们也惊奇的发现AB堆垛形式排列的双层石墨烯锯齿型边界在热处理条件下,上下两层能够形成连续的闭合结构。边界开放结构转变形成闭合结构的实验结果也非常好的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因为新闭合结构可以大大降低整个双层石墨烯体系的系统能量。理论预测该闭合结构会产生能隙且会导致电子和空穴的空间分离。所以这种新结构的发现,对拓展石墨烯在半导体器件中的应用有深刻意义。最后,本文还研究了石墨烯边界结构在Ar等离子体处理下的变化。研究发现在等离子体环境下,扶椅型边界结构相对稳定,而锯齿型边界结构容易在处理过程中发生结构变化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扶椅型结构。这对未来研究石墨烯纳米器件的抗辐照特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我国特有的蜜蜂遗传资源。该文描述了中蜂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简要论述了中蜂的生活习性和适宜
开展短期内高浓度空气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以及健康经济损失研究,对推进城市大气污染防控,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研究选择2013年1月发
<正> 猪黄为猪科动物野猪Sus scrofa L.猪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的干燥胆结石。以“野猪黄”始载于《唐本草》、《本草拾遗》、《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等相继
对网络时代的教育理论必须重新审视。本文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改革试验 ,对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提出质疑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人才培养策略。主要结论:"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有四种培养模式,其中在职培养的两种模式培养速度较
目标成本管理作为行之有效的成本管控方式之一,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学习运用。科学有效地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管理的方式改善和能力的提
目的:建立甲磺酸帕珠沙星乳膏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的含量,以zorbaxC18柱为色谱柱(4.6mm×250mm,10μm),流动
目的 :研究水溶性药物缓释片处方筛选与工艺优化的方法。方法 :以氟化钠为模型药物 ,采用均匀设计 ,在综合指标中引入“释放区间”量化释放特性 ,考察不同处方、工艺对此指标
城市化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繁荣,与之对应的物业管理需求也持续增长,因此近些年来相关物业公司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物业公司的管理服务水平对住宅居民生活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