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桉树(Eucalyptus)因其生长迅速、抗逆性强、用途广而在华南地区广泛栽培,但由于桉树人工林结构简单、林下植物多样性低、土地退化等问题较为严重,这与忽视林下植被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作用不无关系。林下植被是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育适度的林下植被,对桉树林土壤的水土保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组成、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对比分析以及桉树林下植被生物量的调查与研究,找到了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主导因子,为进一步研究如何创造适度发育的林下植被打下基础,最终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调查区域内桉树林下植被共有维管束植物224种,分属65科153属, 其中木本植物88种,占39.3%,草本136种,占60.7%。林下植被结构 有灌木—草本类型和纯草本类型出现,林下灌木主要以桃金娘科、锦葵 科和大戟科植物占优,草本以菊科、茜草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要优势种。 在所调查的153样方(10×10m~2)中,出现植物种类最多的样方达37种, 最少的为4种。2.桉树林下木本植物多样性指数在屯昌达到最大,物种丰富度指数S、 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分别达到25,1.3567和 0.9557,三项指标在沿海台地最小,分别为1,0.00O0,和0.0000。草本 3项指标最大出现于桉-松混交林内,分别为18、1.1538、0.9201。草 本H’和D最低出现于屯昌大同芒萁占优势桉树林分,分别为0.2603和 0.1896。一般木本S值越大,相应的H’和D越大,草本则存在反常现 象,这在幼年桉树林表现明显。3.木本植物多样性指数H’和D与土壤水分含量、年降水量、土壤中速效 N、P均达到了显著相关水平以上,而草本多样性指数H’和D与上述因 子无一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年降水量成了决定桉树林下灌木多样性指数 的第一影响因子,土壤水分含量次之,土壤中速效N再次之。混交窿缘桉×加勒比松类型的人工桉树林下植被(木本、草本)多样性指数均为最高。但混交林下植被不一定是最有助于桉树人工林生产力的维持和可持续经营的适宜植被类型,间种与连栽则分别成了桉树林下灌木和草本多样性增加的障碍。 桉树林分年龄与林下灌木和草本多样性均表现无关,林龄对林下植被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大。 11年生相思林林下的灌木多样性H’和D均比几种按林大,其林下草本* 和O位列第2,仅次于9年生的刚果12号按林地。4.按树林下植被地上部分生物量表现为草本大于木本的现象。按树幼年林分该现象表现更加明显,随林分年龄的增加,草本和灌木生物量差距在缩小。林下植被有优势种的存在,林分年龄越小,这种现象越明显,随年龄增大,林下植被优势种优势被削弱。伦州林场样点林下植被生物量最小,仅为l.7129/m‘,屯昌大同林下植被生物量最大,达879.89 g/m‘。 林下植被生物量与年降水量、土壤水分和土壤速效养分无关。不同土壤类型林下植被生物量大小排序如下:花岗岩砖红壤11>花岗岩山地砖红壤 18>海相沉积物砖红壤 16>玄武岩砖红壤 12>}+积潮砂上 41。 按树幼年林分林下植被生物量最大,局部存在随林分年龄增大生物量略为增加的趋势。不同按树林分年龄林下植被生物量大小排序为:1.5年生>9年生>8年生>7年生>6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