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外侧慢性不稳及其继发病变治疗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o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全内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Brostr(?)m术)治疗距腓前韧带损伤所致踝外侧慢性不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20例踝外侧慢性不稳患者,均因踝关节跖屈内翻扭伤致关节外侧肿痛、不稳感就诊,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术前踝关节前抽屉试验(+),负重位X线片排除踝与后足力线异常,CT及MRI评估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骨与软组织撞击及软骨损伤情况,术前明确距腓前韧带损伤导致踝外侧慢性不稳的诊断。踝关节镜下证实距腓前韧带损伤,无有效张力,残存韧带质量较好,本组均为腓骨侧的韧带损伤,如有外踝小骨(ossicle subfibular,OS),则先在镜下予以切除,将距腓前韧带腓骨足印区新鲜化后,植入可吸收锚钉,采用全内技术把锚钉尾线引入韧带残端,Lasso-Loop法自锁环套缝扎固定,将韧带残端解剖修复至足印区,恢复韧带张力。应用美国足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Karlsson评分、Tegner运动能力评分,正常行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Normal Walking Pain Visual Analogue Score,NWPVAS)比较手术前后相应评分。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5个月(15~24个月)。术后患者踝关节症状均得到缓解,关节活动度良好,前抽屉试验(-)。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平均(65.31±11.2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平均(93.24±3.61)分,Karlsson评分由术前平均(63.14±11.3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平均(92.27±4.41)分,Tegner运动能力评分由术前平均(3.22±0.6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平均(5.85±0.53)分,NWPVAS评分由术前平均(5.72±1.56)分降低至末次随访平均(1.33±1.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患者感皮下线结刺激不适,无切口、关节感染、腓浅或腓肠神经损伤、腓骨骨折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无需翻修手术的患者。结论 全内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治疗踝关节外侧慢性不稳,能够直视探查,并客观评估韧带损伤程度、韧带质量及足印区骨质,锚钉植入准确,实现韧带解剖修复,创伤小,韧带张力恢复可靠,但残留韧带应质量较好,术者需熟悉镜下操作,避免并发症。目的评价关节镜辅助距腓前韧带修复联合伸肌下支持带加强术(Brostr(?)m-Gould术)治疗腓距跟韧带复合体损伤所致踝外侧慢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36例腓距跟韧带复合体损伤导致踝外侧慢性不稳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21踝),女15例(15踝);年龄18~42岁(26.5±8.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30个月(10.8±1.6)个月。行踝关节镜辅助距腓前韧带修复及伸肌下支持带加强手术,记录镜下发现关节内病变与处理方法,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有无感染及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6周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正常行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NWPVAS)、前抽屉试验、内翻应力试验等。结果36例均顺利完成关节镜辅助下距腓前韧带修复及伸肌下支持带加强术,术中镜下见:踝关节滑膜炎性增生35例,韧带周围瘢痕组织32例,均行清理;发现距骨软骨损伤10例,行单纯清理7例、清理加微骨折处理3例;发现骨赘19例,骨赘予以切除;发现游离体5例,游离体予以摘除。36例患者均获随访18~29个月[(20.5±6.3)个月]。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或关节感染,无腓浅或腓肠神经损伤或线结刺激等并发症。前抽屉试验(-),内翻应力试验(-)。AOFAS踝-后足评分术前为(67.42±7.36)分,术后6周为(89.21±6.78)分,末次随访时为(91.74±5.3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为(65.34±9.62)分,术后6周为(88.57±5.33)分,末次随访时为(90.57±3.8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WPVAS评分术前为(5.92±1.61)分,术后6周为(1.89±0.97)分,末次随访时为(1.56±0.3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例术后出现踝关节内翻轻度受限,经功能康复后改善,末次随访无需行翻修手术的患者。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距腓前韧带修复联合伸肌下支持带加强术治疗踝外侧慢性不稳,能可靠恢复该韧带复合体损伤踝关节的稳定性,同时镜下处理关节内病变,手术微创,术后运动能力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目的探讨改良踝上双截骨矫形内固定联合韧带修复治疗踝外侧不稳继发内翻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踝外侧不稳继发踝关节内翻型骨关节炎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53.6±7.2岁,患者均有踝关节内翻导致踝外侧韧带慢性损伤的病史,术前磁共振提示: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术前通过负重踝穴位X线片测量,提示踝穴未增宽,踝穴与距骨相匹配,测量踝关节腓骨关节面和距骨外侧关节面夹角(fibula and talarsurface angle,FTS)小于所需矫正内翻畸形的度数,测量胫骨前侧关节面角(tibial articular surface angle,TAS 角)、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 angle,TT角)。手术行踝关节外侧间隙清理后,保护残留踝外侧韧带,查前抽屉试验(+),内翻应力试验(+)。在下胫腓联合前方,关节线上方约1cm植入短重建板或1/3管型板,钢板中心定位于胫骨内侧开放截骨线对应的胫骨外侧预期铰链点,即植入胫骨外侧皮质保护板(protective lateral tibia cortex plate,PLTCP);取踝内侧切口,清理内侧间隙,定位针由外侧预期铰链点向内定位胫骨截骨平面,经定位针由内向外胫骨截骨,Hintman撑开器撑开并临时固定截骨端,经同一外侧切口行腓骨截骨,透视确认踝关节内翻畸形矫正满意,切取与撑开高度一致的髂骨块填充于胫骨内侧截骨间隙,胫骨远端内侧板和腓骨外侧板固定截骨端,在距腓前韧带足印区置入锚钉,锚钉尾线呈褥式引入距腓前韧带残端,将距腓前韧带残端缝合至腓骨足印区,并将锚钉尾线引入伸肌下支持带加强打结固定,即完成Brostr(?)m-Gould术。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胫骨远端外侧骨皮质断裂分离发生,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5个月(15~28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由术前53.5±8.621分改善至末次随访78.412±5.057分,P<0.05,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胫骨前侧关节面角(TAS角)由术前81.225±1.456°改善至末次随访89.042±1.245°,P<0.05,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距骨倾斜角(TT角)由术前6.575±1.552°改善至末次随访2.767±0.560°,P<0.05,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复查踝关节前抽屉试验及内翻应力试验(-),术后11例患者Takaura分期有改善,1例患者维持原有Takaura分期。术后3月截骨端均达到临床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骨关节感染、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结论改良踝上胫腓双截骨固定及Brostr(?)m-Gould术治疗踝外侧不稳继发内翻型骨关节炎,该方法能有效纠正关节内翻畸形,缓解踝关节疼痛,稳定踝关节,改善关节功能,内固定坚强,减少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手术操作可靠,不易出现术中医源性骨折及截骨端异常移位。目的设计踝外侧失稳继发关节炎截骨矫形术所需的植入体,通过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其成骨作用,以探讨其应用于人体的可能性。方法以计算机模拟踝外侧失稳继发内翻型关节炎的截骨矫形手术,根据矫形后形成骨缺损,建立修补相应缺损的植入体计算机模型,设计踝外侧失稳继发关节炎截骨矫形术所需的植入体。以钛合金为材料,以骨小梁为参考,三维打印出钛小梁植入体,采用水热法构建材料表面纳米TiO2薄膜,从而设计出踝外侧失稳继发关节炎截骨矫形手术用植入体。观察植入体表面形貌;评估其表面亲水性;观察模拟体液浸泡后其表面羟基磷灰石沉积;以表面未构建纳米TiO2薄膜的钛样品为对照组,在样品表面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细胞培养 12 小时,进行 BMSCs 染色和电镜观察,评估细胞在材料表面粘附和铺展等生物相容性指标;细胞培养第1天,第3天,第5天,两组分别进行CCK-8实验,评估两组表面BMSCs增殖;两组表面培养的BMSCs进行成骨诱导,在诱导第7天,采用实时定量PCR法,评估两组样品表面BMSCs成骨诱导后相关成骨基因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的表达,分析其可能相关成骨信号通路;构建SD大鼠骨缺损动物模型,将单纯钛小梁植入体和纳米TiO2薄膜钛小梁植入体分别置入骨缺损,以模拟截骨矫形后形成骨缺损的修复过程,观察术后手术区域有无红肿、渗出等炎性表现,术后16周,摄大鼠术侧骨缺损修复部位X线片,观察植入体位置及周围透亮带等;各组进行Micro-CT扫描,比较单纯钛小梁植入体和纳米TiO2薄膜钛小梁植入体两组新骨形成。结果可通过计算机模拟踝外侧失稳继发内翻型骨关节炎的截骨矫形手术,根据矫形后形成骨缺损建立所需缺损修补的植入体计算机模型,三维打印制备出截骨矫形手术用的钛小梁植入体材料。通过水热法在样品表面构建成纳米TiO2薄膜;亲水性评估显示纳米TiO2薄膜改性表面亲水性优对照组,纳米TiO2薄膜钛小梁植入体浸泡于模拟体液48小时,样品表面有明显羟基磷灰石沉积;样品表面BMSCs培养12小时,细胞染色和电镜观察,提示纳米TiO2薄膜钛材料组BMSCs粘附和铺展明显,说明该植入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BMSCs培养第1天,第3天,第5天,两组CCK-8实验显示:纳米TiO2薄膜钛样品细胞增殖优于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显示:纳米TiO2薄膜钛样品组的 Alp1、Runx2、Bmp2 等成骨相关靶基因,Dkk1、Axin、Myc 等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下游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该植入体有良好成骨响应,具有促进成骨的作用,可能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相关性;大鼠体内实验显示植入术后手术区域软组织无红肿、渗出等炎性表现,大鼠术侧X线片情况提示各组植入体位置良好,无植入体周围骨折,纳米TiO2薄膜钛小梁植入体组周围无透亮带,并有骨痂形成;而对照组周围有少量透亮带;Micro-CT扫描显示:术后16周纳米TiO2薄膜钛小梁植入体组的新骨形成优于对照组,新骨形成定量分析TiO2薄膜钛小梁植入体组的骨体积比大于对照组。结论可设计踝外侧不稳继发关节炎截骨矫形植入体,体内、外实验提示该植入体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和成骨作用,具备在人体应用的前景。目的通过数字骨科模拟髂骨植骨修复踝外侧不稳继发距骨软骨损伤的手术,分别寻找形态匹配距骨内侧肩部(内侧顶部及内侧同时受累)软骨损伤病灶的髂骨-距骨植骨体,以及形态匹配距骨外侧肩部(外侧顶部及外侧同时受累)软骨损伤病灶的髂骨-距骨植骨体,准确定位各髂骨-距骨植骨体在髂骨各自区域,设计个性化髂骨取骨导板模拟取骨,确保髂骨取骨方位准确,实现踝外侧失稳继发距骨软骨损伤的形态解剖修复。方法收集同时有距骨及髂骨完整CT资料的病例22例,排除髂骨畸形及骨病2例,选取20例。将髂骨和距骨的原始二维断面影像数据以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格式传输 Minics15.0 图像处理软件及 Magics软件来进行髂骨取骨修复距骨软骨损伤的虚拟手术。拟定需修复距骨内侧肩部病灶为距骨内侧顶点直径1cm、高度1cm的圆柱体,同时包含距骨相应内侧壁为目标修复区;拟定需修复距骨外侧肩部病灶为距骨外侧顶点直径1cm、高度1cm的圆柱体,同时包含距骨外侧壁为目标修复区,直径1cm的圆柱目标修复区的2/3对应距骨目标修复区距骨顶部。在虚拟手术中,移动髂骨动态观察髂骨与距骨目标修复区的拟合匹配情况,寻找模拟术中恰当髂骨取骨位置,然后用三维色谱偏差分析评价髂骨与距骨目标修复区形合匹配的准确度。将髂骨外翻嵴最高顶点(Vertex of Valgus Crest,VVC)相对应的髂嵴点定义为外翻-髂嵴点(Valgus-iliac crest point,VICP),记录每例虚拟手术距骨内侧肩部目标修复区(Targeted repaired area of medial talus,TRMT)相应髂骨取骨位置距髂前上棘及外翻-髂嵴点(VICP)各自的距离,以及距骨外侧肩部目标修复区(Targeted repaired area of lateral talus,TRLT)相应髂骨取骨位置距外翻-髂嵴点(VICP)的距离,分别得到距骨内侧肩部和距骨外侧肩部软骨病灶各自在髂骨上最佳匹配区域。为能精确植骨,并定位形态匹配髂骨的取骨方位,运用虚拟手术前后数据,设计髂骨取骨导板和距骨病灶取骨导板。结果发现同侧距骨损伤病灶匹配同侧髂骨。最佳距骨内侧肩部目标修复区匹配点位于髂骨内侧髂嵴前部(Anterior iliac crest,AIC),位于距离髂前上棘后方2.935±0.365cm区域及外翻-髂嵴点(VICP)前方2.550±0.559cm区域。最佳距骨外侧肩部目标修复区匹配点位于髂骨外侧髂嵴后部(Posterior iliac crest,PIC),位于距离外翻-髂嵴点(VICP)后方 2.695±0.640cm 区域。虚拟手术中,通过导板技术可切取与所需修复病灶的多面形态均匹配的髂骨修复体。结论在踝外侧慢性失稳继发距骨软骨损伤的治疗中,应用数字骨科虚拟手术、三维色谱偏差分析,定义外翻—髂嵴点,可对修复距骨内、外侧肩部损伤病灶的最佳髂骨取骨区域进行准确定位,找到与距软骨损伤病灶形态相对匹配的髂骨植骨体位置。个性化手术导板技术能保证取骨方向及位置,有助于切取与所需修复距骨损伤病灶多面形态匹配的髂骨植骨体,实现形态解剖修复。
其他文献
<正>“四块”,又称“四宝”,是福建南音中最具特色的小型打击乐器。笔者一直认为它独一无二,然而,近几年的两次团队田野考察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第一次是2018年11月2日,作为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首期邀访学者之一,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文化馆考察秦安老调,见到与南音“四块”高度相似的“四页瓦”。早期秦安老调文场仅用三弦,武场加上四页瓦和碰铃,后来逐渐加入其他乐器。南音也用三弦、四块和碰铃,
期刊
稀土发光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光学性能(颜色可调、发光模式多样化和发光寿命长等)在防伪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货币、证券和银行支票等的印刷都含有一系列稀土发光材料。遗憾的是,目前报道的许多稀土发光材料都呈现出固定的激发模式和单一的颜色输出,从而导致其防伪效果不佳,容易被仿冒。因此,开发先进的稀土发光材料对防伪应用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稀土发光材料在防伪领域存在的问题,因此,本论文以颜色可调、激
学位
慕容氏家族是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重要家族,在7-10世纪的瓜沙等敦煌地区,主要是吐蕃统治时期、张氏归义军和曹氏归义军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尤其是曹氏归义军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龙朔三年(663)吐谷浑被吐蕃所灭,除可汗诺曷钵及弘化公主所率的数千部外,大部留在了故地,接受吐蕃的统治。吐蕃对被征服的吐谷浑的统治是残酷的,从7世纪末很多吐谷浑人开始陆续弃蕃归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安置在了敦煌地区的瓜沙等州,吐
学位
本文以东濮凹陷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咸化湖盆烃源岩的发育机制、主力烃源岩与原油的亲缘关系、油气运移和油气成藏期次缺乏系统的研究以及原油裂解定量评价空白等科学问题,采用地质与无机-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研究区烃源岩、原油及储层抽提物分子化石特征,开展了主力烃源岩的识别和油源研究,剖析了黄河南、黄河北地区烃源岩差异发育的控制因素,利用含氮化合物、流体包裹体、储层连续抽提等技术对西斜坡胡庆地区油
学位
偶氮染料和抗生素是两种典型的难降解新型污染物,其废水在环境中的大量排放和迁移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相比于物理化学方法,微生物降解技术在有机物废水处理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尤其是真菌介导的生物降解,由于其能够分泌多种非特异性的氧化酶,在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处理方面,相比于细菌降解更具有优势。真菌在降解偶氮染料过程中,不会累积形成有毒的中间产物苯胺,对抗生素进行降解时,不易引起抗性基因的传播。目前,关于
学位
目的 探讨大剂量半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估。方法 将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8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半夏的半夏泻心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痛、反酸、身体困重、胃脘痞闷、少食纳呆的中医症状评分,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
期刊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CG)(脾虚胃热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菏泽市中医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CG(脾虚胃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炎症指标水平,两组治疗后的临
期刊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文明大国,同时还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东、中、西部的农村社会不仅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而且社会结构也有着极大的差异。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历史与现实的政治生活之中,不仅具有整体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还具有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律、政治行为的基本特征和政治生活问题的内在生成机制。本研究通过微观的视角考察西北多民族杂居村庄Z村的政治生活变迁历程,在国家政治制度变迁和
学位
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新现象,“慕课”(MOOC,大型在线公开课)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广阔平台,让来自不同性别、年龄,乃至文化的个体在一起交流学习。本研究以上海外国语大学(SISU)为期五周的“跨文化交际”慕课(2016年秋季第3轮)为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利用相关网络分析和机器学习工具,探索了该课程中的交际动态(网络分析)类型。本慕课有8,225人报名,有4,635位初始学员,笔者以评论数量为标准遴选
学位
青年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大学生是青年的生力军,思想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的关键,因此,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成效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及其全面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成果及社会发展和建设目标的实现,可谓是任重道远。本研究基于自身在教学中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现实社会责任薄弱问题进行反思,再查找相关的指导思想和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