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参模型的单目红外热像深度估计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r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单幅图像进行深度估计,从而恢复场景的三维结构信息,有助于我们探测目标位置、进一步理解场景。热像仪通过探测目标场景的热辐射将场景温度信息以图像形式显示,对热成像进行深度估计,重建场景的三维温度场,在故障诊断、热目标探测以及夜视导航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红外热像存在纹理细节少、对比度低、噪声大等缺陷,使得深度估计难度加大,进而导致红外热像深度估计领域的研究十分困难。本文深入研究了红外热像深度估计问题,提出使用非参模型进行深度估计,并且针对红外图像特征少、难描述等具体问题给出了有效的特征分析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  (1)利用FLIR和Kniect设备构建了室内深度数据库。采用均值滤波算法填补深度图像存在的像素盲点“黑洞”,并利用张正友相机标定法对两设备进行标定,从而完成两种图像的配准,构建了较小规模的室内深度数据库。  (2)针对数据规模有限、难以建立有效的基于特征学习的带参深度估计模型,本文构建了非参的深度估计模型。为了克服热像纹理缺乏、轮廓模糊的缺点,本文使用空间金字塔匹配(Spatial Pyramid Matching,SPM)进行热像的特征分析。基于SPM的非参深度估计算法引入了多尺度机制,从局部和整体上完整地描述图像,使得图像之间的特征匹配更加准确,有助于相似图像的检索,从而进一步提高非参深度估计中深度采样的准确性,与同类基础算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3)在非参深度估计模型中引入深度激活特征。首先,通过逐层实验,研究预训练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的深度激活特征在新的视觉任务上的迁移特性。然后,根据每个卷积层特征对图像检索准确率的贡献,提出了特征级联和编码级联两种特征组合方式。特征编码采用多尺度上的VLAD(Vector of LocallyAggregated Descriptors),采用欧氏距离度量不同图像的VLAD特征相似性,并设置大量深度估计的仿真实验说明激活特征组合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将预训练网络的迁移深度特征应用到非参深度估计算法中,改善了深度估计效果。
其他文献
嵌入式视觉系统体积小、功耗低、易安装易维护,其在工业机器视觉和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但是嵌入式视觉系统的性能与基于PC平台的视觉系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提
在整个机器视觉系统中,其最大的功能是在实际工况中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在许多工作中,有很多是不太适合于人亲身去操作还有的人的眼睛不能满足工业要求,这里就经常用机器视觉来替代人工视觉,可以说机器视觉给现代工业带来了新的革命,加速了工业自动化的脚步。在整个机器视觉系统中,工业相机是机器视觉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组件,选择合适的工业相机也是机器视觉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业相机直接决定所采集到的图像分辨
评估工业过程运行的经济性能水平,并给出正确的优化思路对工厂保持高效生产状态有着重要意义,有效的经济性能评估方法能够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提升企业生产效益。实际
网络信息的海量增加使得信息检索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基于关键词在很多场合下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种信息获取的需求。比如,对于存在供需双方的搜索,如求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视频设备的普及,电影、体育、新闻、视频监控等领域的视频内容爆炸性地增长。如何能够方便快捷地从海量视频数据中搜索到感兴趣的内容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地球上的风能资源不仅蕴量丰富,而且分布范围广泛。当前,传统能源、电力紧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利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力发电是当今新能源开发利用中技术成熟、最具备开发条件的项目。在风力发电中控制技术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额定风速以下最大风能捕获为目标,基于增益调度控制和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对转速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以
传统苯乙烯工业流程设计过程冗长,尤其是设备选型阶段,通常需要苯乙烯领域专家的全程参与,这不仅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时制约着苯乙烯流程设备选型知识的复用,进一步影响
课题来源于某无缝钢管生产线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无缝钢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全面分析了无缝钢管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以及整个控制系统的要求,在仔
纳米通道检测技术是分析化学领域一种十分重要且被广泛应用的技术,基于该技术的DNA测序方法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第三代DNA测序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纳米通道两端施加电压,促使被分
多模型二阶段自适应控制器是一类新型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该控制器协调交叉利用了所有自适应模型提供的系统信息进行参数辨识,可以有效地减少模型的数量,最少仅需要n+1个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