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上通常将外周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定义为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在住院患者中十分常见,较多患者曾在住院期间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并且大量研究表明血小板减少症和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相关。有研究显示ICU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比非血小板减少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高。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ICU内常见综合征,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而关于ARDS患者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与病死率关系的研究甚少,本课题旨在探索ARDS患者早期,血小板减少症是否与高死亡风险相关,以及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所有被诊断为ARDS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来源等,入ICU首次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肝脏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肾脏功能(肌酐、尿素氮)、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以及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入ICU时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ical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s,APACHE II)。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在诊断为ARDS的24小时之内收集。机械通气相关指标包括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和氧合指数。收集患者结局指标包括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死亡、住院期间死亡、住院期间肝功能改变、肾脏功能改变、凝血功能改变。然后将ARDS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血小板减少症组和非血小板减少症组,先进性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得出患者病死率相关危险因素及血小板减少症相关危险因素。再将血小板减少症进行严重程度分级,运用K-M生存曲线进行分析。肺内和肺外原因导致ARDS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严重程度分级ARDS患者之间运用方差分析分析血小板计数间的差别。所有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结果:共计40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排除104例患者,最终300例患者纳入研究。ARDS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为41.3%。肺外原因导致ARDS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比率比肺内原因导致ARDS患者高。不同严重程度分级的ARDS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减少症组和非血小板减少症组患者相比,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组患者病死率(ICU病死率(P=0.002),住院期间病死率(P=0.007))比非血小板减少症组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亚组分析得出血小板计数越低,死亡率越高。血小板计数≥100×109/L与血小板计数≤20×109/L相比(P<0.001),血小板计数≥100×109/L与血小板计数20–50×109/L相比(P=0.034),血小板计数≥100×109/L与血小板计数50–100×109/L相比(P=0.072)。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发现,乳酸水平、APACHE II、血小板减少症是ARDS患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红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乳酸是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高危因素。结论:ARDS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较高,发生率为41.3%。血小板计数减少程度越高,患者病死率越高。肺外原因导致ARDS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概率比肺内原因导致ARDS患者高。乳酸、APACHEII评分和ARDS患者高病死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