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污降碳”视角下煤炭开采的资源诅咒效应及环境影响研究 ——基于山西省县域数据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煤炭是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能源保供压舱石。但由于对煤炭过度依赖,煤炭资源型地区形成“一煤独大”的产业发展格局,致使该区域呈现污染集中、排放集中的特点,同时阻碍了当地经济高质量增长。在“双碳目标”的持续约束下,为实现资源型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因此,研究“减污降碳”视角下煤炭开采的资源诅咒效应和环境影响,对实现资源型地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禀赋优势,为山西21世纪初的经济带来了增长的“黄金十年”,但短暂繁荣背后也埋下了产业结构单一和粗放型经济模式等发展诅咒问题。“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平均经济增速放缓至5.4%,人力资本流失、环境污染等现实问题愈发明显,为实现全方位高质量转型发展带来极大挑战。本文对煤炭资源过度开采产生的资源诅咒效应和相关环境影响进行理论辨析和实证研究,旨在从“减污降碳”视角破解资源诅咒难题,为推动资源型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现实经验借鉴。考虑到山西省各区县资源禀赋具有较大差异,将研究尺度推进到更细微的县域维度,可以有效弥补过往研究中未考虑区县异质性的不足。因此,本文采用山西省县域面板数据,首先利用固定效应和断点回归模型考察了煤炭依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及传导机制,并通过异质性分析考察了资源诅咒效应在不同区县的作用形式;其次,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煤炭开采对本地和相邻区县空气质量的影响;最后,通过构建本地化排放核算模型统计了煤炭开采产生的碳排放。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山西省高度依赖煤炭推动经济增长。实证结果显示,煤炭依赖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非线性倒U型关系,验证了资源诅咒效应的存在;断点回归等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基本结论的可靠性。(2)煤炭产量越高的区县资源诅咒现象越明显;人口流失、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和环境污染推动了资源诅咒现象的发生。(3)过度依赖煤炭还会导致本地空气质量恶化,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4)42%的区县煤炭开采产生的碳排放超过100万吨,其中甲烷是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据总排放量的82%。其余排放源由大到小分别为能源消耗、二氧化碳逃逸和煤炭自燃。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资源转换、政策监管和环境治理视角提出破除资源诅咒、推动山西省实现“减污降碳”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过往研究多在国家层面或是省级层面,本文基于县域数据,将经济增长和环境影响纳入统一框架,从更加精细化的尺度对煤炭开采的资源诅咒效应和环境影响进行测度。由于考虑到各区县的煤炭品种、煤炭价格、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差异,所得结论更加具有针对性;二是在研究煤炭开采的环境影响时,一方面考虑了区县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另一方面基于矿井的微观数据,深入辨析了煤矿开采条件及煤炭品种差异下的异质性影响,使“减污降碳”的政策内涵更加丰富。
其他文献
城市群作为包含多个不同规模、不同功能城市的大型空间单元,不仅是能源消耗的主体,还是碳排放的高度集聚区。由于碳排放存在空间关联性,会随着城市间的经济活动发生转移与泄漏,导致城市群的碳排放问题比单一城市更为复杂。长远来看,需要依靠协同创新驱动实现低碳发展。而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创新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与集聚状态反映出不同的创新规模分布模式,基于“结构—行为—绩效”的逻辑,进而可能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学位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西起青藏高原,东至渤海湾。多年来流域形成的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造成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破坏,在新发展理念的导向下,绿色发展成为黄河流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可选道路。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将加速沿线省份和地区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绿色创新在传统创新的基础上,将环境因素纳入创新过程,
学位
绿色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赋予企业更大的环境责任。制造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但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在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制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并持续推动生态环保、节能降耗等方面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实现实质性应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可为我国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和实现路径。在绿色技术创新产出中
学位
中国经济近年来得到了快速提升,社会开始更加关注对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但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粗狂型、能耗高为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并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阻碍了环境可持续发展进程。如何转变当前我国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最大程度提高经济的发展速率才是关键。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主方向已开始向着高效率、绿色化并进。发展绿色经济核心就是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这个过程需
学位
农牧交错带地处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过渡区。该区具有经济形态独特、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等特点。本文选取我国农牧交错带上典型流域——晋北地区的桑干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究流域尺度农牧交错带的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桑干河流域位于永定河上游,是保障京津冀和晋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源地。近年来,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影响下,桑干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改变,这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
学位
塞缪尔·赛尔文是出生于加勒比地区——特立尼达——的著名小说家,迁居海外的生活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代表作《孤独的伦敦人》描述了二战后西印度移民满怀热情地来到英国伦敦,但被边缘化、被异化的生存状况。作为“有色人种”,他们被主流文化排除在外,遭受敌意与歧视;身为工薪阶层,饱受着生活艰辛。他们身陷囹圄,只能抱团取暖。纵观国内外对《孤独的伦敦人》的研究,围绕“有色移民身份”这一主题的较多;也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与此同时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工业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我国为实现高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负担。在此背景下,国家提高对绿色转型的重视,也将环境规制作为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其工业绿色转型对我国生态环境及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研究层面出发,分析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
学位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建立有效的防止返贫帮扶机制,切实阻断返贫风险,已成为当下贫困治理工作的重点。目前,由于政策、心理因素的变动,地方政府、扶贫企业、脱贫群体或将出现脱离可持续减贫的策略行为选择,使得脱贫群体面临的返贫风险增加。通过构建与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进而逐步稳定扶贫成果,并防范、化解返贫风险,已成为当下治贫工作的关键内容。作为将生态与扶贫相结合的典型参与式扶贫模式,至今仍有诸多
学位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在我国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但在资源环境刚性约束下,黄河流域人地矛盾逐渐突出,上游黄河源地的生态保护问题、中游沿黄带的水土流失问题、下游城市群发展受制于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流域整体各区域间发展水平差异大、不协调等问题日益严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已成为黄河流域研究的热点。恢复力(Resilienc
学位
“碳中和”已然在国际上成为一股“潮流”,中国也于2020年正式提出“双碳”目标。目前,在中国所有行业中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排名第一,因此,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发展至关重要。电力行业可行的低碳转型路径,一是降低煤电占比,利用CCS技术改造火电,二是增加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逐步建立,然而,可再生能源往往受到气象不确定性的影响,且相较于传统电力技术依然具有较高的成本。解决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