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留良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际,从事文章评点和古文编选工作多年,著作丰赡。在思想上可谓和同时期黄宗羲并驾齐驱。因受清初文字狱影响,鲜少为人注意。近年来,学术界逐渐对其理学关注,而文章学仍然较少问津。本文在对吕留良散见于诸多论作中的论文语句进行搜集汇编和文章学主要著作版本辨析的基础上,对吕留良的文章学从文体论、批评方法论、文道论、文气论以及接受和影响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一章为吕留良文章学主要著作的版本辨析。吕留良文章学思想较为集中的体现在《吕子评语》、《晚村先生论文汇钞》以及《晚村八家古文精选》中,其中前两者为评点类,后者为编选类,皆为后人整理。本章从版本、体例、编者、编书缘由和意义对以上三种书分布进行了辨析。第二章为吕留良“古文时文皆为文”的文体论。关于时文、古文二者的关系,众说纷纭,本章首先对主流观点做了一个整理,然后对吕留良别具一格的“古文时文皆为文”的文体观进行了探讨。第三章为吕留良理学视域下的文道论。本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吕留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吕留良本人主要的理学观点,其次对其受宋明之际理学影响的文道论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吕留良认为“道”是文章的根本,而作出合道之文的方法则是向古人学习,复古人之“道”,而吕留良并没有因道废文,要求写文章要“求真”、“求简”、“求变”。第四章为吕留良的文气论。首先对分析了吕留良如何让看待“气”在文中的地位,他认为“文以气为主”,但是持此论的前提是“理主气辅”。他重视文中之气,在评点古文文章常用到“气脉”、“气体”、“气骨”、“气韵”等评语。吕留良评语中涉及“气”的内涵主要分为三大类:“气势”,即雄浑而又富于变化之气;“骨气”,即刚健爽朗又富于神理之气;“气韵”,即简约而意蕴不尽之气。第五章为吕留良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在文学评点中,吕留良批评方法种类多样,能够将批评对象在纵向上进行溯源,在横向进行比较,又能通过书画等艺术角度来评点文章。采用的批评方法主要有:意象批评、推源溯流、知人论世以及以书画喻文四个角度各分节论述。第六章为吕留良的接受和影响。首先是主流学派的总结作用的分析,其次对吕留良作为清代桐城派先驱人物作了论述。附录为《吕晚村先生论文汇钞补编》,这是对编辑整理的《吕晚村先生论文汇钞》作的补充,主要为曹鍴未收入的吕留良论文语句和后人编选吕留良著作时涉及到的对吕留良文章学的评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散见于吕留良著作中的论文语句,第二部分来自于后人编选的吕留良著作中。需要说明的是,《吕子评语余编》中虽然也集中体现了吕之论文思想,但是种类繁杂,有必要对其进行筛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