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设备在连续工作时易造成内部零部件过热损伤,造成部件工作效率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部件无法工作甚至损坏,实现对部件发热状态准确、及时地检测至关重要。近年来搭载视觉系统的巡检机器人解决了人工巡检中存在的人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检测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然而巡检机器人在对图像进行计算分析时受限于硬件水平,运行目标检测模型时检测速度和精度无法达到要求。为此,本文以YOLO v3算法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部件目标
【基金项目】
:
山西省人社厅2019省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高速电主轴的智慧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山西省教育厅2019年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AI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与人才培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备在连续工作时易造成内部零部件过热损伤,造成部件工作效率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部件无法工作甚至损坏,实现对部件发热状态准确、及时地检测至关重要。近年来搭载视觉系统的巡检机器人解决了人工巡检中存在的人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检测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然而巡检机器人在对图像进行计算分析时受限于硬件水平,运行目标检测模型时检测速度和精度无法达到要求。为此,本文以YOLO v3算法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部件目标识别方法;针对部件发热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剪枝优化YOLO v3的部件发热状态检测方法,在实现部件发热状态检测的基础上设计了部件发热状态检测系统,使所提方法更具有易用性和可移植性,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部件红外图像数据集,基于YOLO v3模型实现了对部件分类与定位利用红外热像仪对齿轮箱、电机等部件进行红外图像采集,对图像数据集进行增强并对划分的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图像标注。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部件红外图像计算出合适的锚框,重新计算的锚框加速了模型收敛。搭建了YOLO v3算法训练所需环境,详细设置了模型训练所需初始参数,训练得到了部件目标识别模型,分析了所训练模型的性能,模型的m AP为92.1%,检测速度为31fps,实现了对电机、齿轮箱进行快速、准确识别。2.基于BN层尺度因子对模型进行了剪枝优化训练,提出了剪枝优化模型在实现了对部件目标快速准确识别的基础上,为了减小模型计算量,降低模型运行所需硬件配置,对YOLO v3进行了剪枝优化。基于YOLO v3中卷积层后的BN层,通过L1正则化对其中的尺度因子进行了稀疏化训练,稀疏化训练后数值较小的尺度因子更加趋于0。通过设置不同的剪枝阈值对数值趋于0的尺度因子所对应通道进行剪枝,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当剪枝阈值为80%时模型的剪枝效果最好,得到了体积较小的剪枝优化模型,为模型的移植创造了条件。3.基于剪枝优化模型,实现了部件的多角度识别以及部件的发热状态检测通过对齿轮箱和电机工作时的温度、状态进行观察和记录,确定了其发热临界温度,根据发热临界温度将部件状态划分为不同的类别,重新标注了部件红外图像数据集。基于剪枝优化模型训练得到了部件发热状态检测模型,完成了对部件的发热状态准确识别检测。重新采集了部件不同角度、距离下的红外图像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增强与数据标注,基于剪枝优化模型对多角度数据集进行训练,实现了部件多角度识别。4.设计了部件发热状态检测系统,基于Py Qt5开发了部件发热状态检测软件基于剪枝优化模型设计了部件发热状态检测系统,采用模块化思想将系统分为采集、检测、显示三个模块。基于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软件Py Qt5开发了部件发热状态检测软件,软件界面简洁直观的显示了部件检测信息,很好满足对部件发热状态检测的需求。系统地开展部件发热状态检测方法的基础理论、模型训练及测试实验的研究,进行检测系统的开发,实现部件发热状态检测,不仅丰富了部件状态检测领域和目标检测工程应用领域的研究,同时对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有着重要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站点作为轨道交通系统客流集散的关键节点,承受着巨大的客流通行压力。如何保障乘客在站点内能够安全、高效、快速、舒适的通行,对维持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平稳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太原市轨道交通系统自2020年底开通,本文对其交通站点乘客行为特征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文献,总结出具有一般性质的乘客运动特性和乘客决策影响因素。选取客流较大的长风街站进行疏散模拟仿真,评估该站点正常运营状态及疏散情况下的风险脆弱
本文以某1580mm七机架热连轧生产线为研究对象,以数据驱动方法以及轧制机理融合人工智能算法为数学工具,针对CVC(Continuous variable crown)热轧机,以研究轧制机理引导机器学习方法及实现板带热连轧过程板凸度及厚度多目标优化为出发点,采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以及优化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KPLS-SVM(Kernel partial lea
镁铝复合板既具备了镁合金密度小、质量轻、减震性能好、比强度高的特性,又兼有铝合金耐腐蚀、成本低、塑性强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装备等行业领域的青睐。由于传统镁合金(AZ系列和ZK系列合金)高温抗蠕变性能较差,在室温下塑性较低,传统方法轧制的镁铝复合板存在板材残余应力大、组元金属变形协调不一致等问题。而Mg-Sn基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Y元素的加入可以改善镁合金的拉压不对
起重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金属结构的力学性能会发生退化,从而会降低起重机的安全性,引发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桥式起重机的安全问题机理复杂,影响众多,且各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本文考虑了桥式起重机结构安全评价中存在的安全因素,建立了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现场检测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理论对桥式起重机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
微细加工技术是在微观领域相对于传统加工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加工技术,在精密仪器、微小模型、航天、首饰、汽车领域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微型零件在体积和形态微小化设计目标的驱动下,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微型零件的制备方法和工艺、芯片的集成以及半导体材料的形成过程等方向。本文通过实验获得微型零件,分析了不同参数的零件形态和模型,并对零件的各项性能和参数进行了检测和验证。通过调控钴和石墨烯
减振器作为汽车悬架系统中的主要缓冲减振元件,其优秀的被动特性有助于保障和提升汽车的乘车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因此研究并提出一种被动特性更加优异的减振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仿生学思想应用到汽车减振领域,以袋鼠为仿生对象,在保留袋鼠腿结构比例的基础上将其抽象为带有阻尼弹簧的三连杆机械机构。本文在分析该结构优缺点的基础上,充分保留其优异的被动特性,并通过结构设计增强其稳定性,最终得到一种仿生三连杆式减振器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中国乃至全球的自动化市场规模不断攀升,市场中控制需求不断增加和变化,对控制系统开发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侧重监控性能的组态软件在控制功能上较为薄弱,修改控制系统需要编写脚本,需要专业的编程人员进行操作,并且当控制系统发生改变时,需要对已经写入到下位机控制器中的源代码进行修改,不具备代码的重构功能,给作为非专业编程人员的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对于工程车辆的作业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工程车辆行驶和作业速度低、载荷大,驾驶员和乘员常全身暴露于低频大幅振动,导致作业效率低,甚至引发严重的振动职业病。在低频隔振研究领域,准零刚度的提出给人们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在近年来,通过将正刚度元件与负刚度元件并联而构成的非线性被动隔振器刚度元件已被证明是扩展带宽以抑制低频振动的绝佳方法。总结和展望了准零刚度隔振器未来的发展
高效液压喷涂机是现代涂装工业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到军工航母小到制造建筑的各工业生产中都有应用。现有的国产液压喷涂机普遍存在能耗大、噪声大、工作温度高等缺陷,本文依托于中船重工长江科技有限公司喷涂机产品的改进项目,主要针对其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了实验研究,证明了改进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液压喷涂机由电机、柱塞泵、阀控差动液压缸、喷枪、输料管和滤油器等组成。国内对喷涂机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作为港口最重要的装卸设备,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港口能否正常高效的运作和实现货物贸易中转枢纽的作用。本文考虑到集装箱起重机的实际作业情况,围绕机构与结构两个方面对其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编制了相应的高效便捷的计算软件。为实现对集装箱起重机机构可靠性的分析,将其起升机构、小车运行机构、大车行走机构以及俯仰机构进行机构组成的划分,并进行各个机构的故障分析,较为全面的覆盖了各部件故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