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 3D-TTE)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二尖瓣反流(MR)程度、不同梗死部位的二尖瓣构型变化,为AMI合并MR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急性心梗患者89例,年龄39~76岁,平均(52±11)岁,急性心梗后72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分为无反流组27例和反流组62例,反流组根据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分为轻度MR组35例,中重度MR组27例;根据梗死部位不同,分为前壁病变组50例和下后壁病变组39例。正常对照组30例,年龄38-78岁,平均(52±17)岁。应用二维超声获得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应用TomTec分析软件脱机分析获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环参数。比较急性心梗无反流组、反流组、对照组间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二尖瓣环参数;比较急性心梗合并不同程度MR组间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二尖瓣环参数;比较不同梗死部位、合并不同程度MR组间的二尖瓣环参数;比较合并同等程度MR、不同梗死部位组间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二尖瓣环参数。结果:1.急性心梗无反流组与对照组比较,瓣环周长(AC)、非平面角度(NPA)增大;急性心梗合并反流组与对照组比较:反流组的瓣环前后直径(AP)、瓣环前外侧后内侧直径(AL-PM)、瓣环联合处直径(CD)、瓣环周长(AC)、瓣环二维面积(AA2D)、瓣环三维面积(AA3D)、幕状区容积(TV)、幕状区高度(TH)、非平面角度(NPA)均增大(p均<0.05),瓣环高度(AH)、瓣环最大位移(ADMax)、最大位移速率(ADVMax)均减小(p均<0.05)。2.不同程度MR组间比较,无反流组、轻度MR组、中重度MR组中AP、AC、CD、AA2D、AA3D、TV、TH逐渐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重度MR组AL-PM大于轻度MR组(p<0.05),AH、ADMax小于轻度MR组(p均<0.05),轻度MR组与无反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DVMax反流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梗死部位,不同程度MR组间比较:中重度MR组AP、AL-PM、AC、CD、AA2D、AA3D、TV、TH大于轻度组,AH小于轻度MR组(p均<0.05)。4.不同梗死部位合并同等程度MR组间比较,下后壁病变合并中重度MR组AA2D、AA3D大于前壁病变组,大于对照组(p均<0.05),下后壁病变合并轻度MR组AP、AL-PM、AC、CD、AA2D、AA3D、TV、TH、AH、ADMax、ADVMax与前壁病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急性心梗无二尖瓣反流者,部分二尖瓣环结构发生变化;合并二尖瓣反流者,随着反流程度加重,二尖瓣环扩大越明显,马鞍形立体结构越趋于扁平,运动能力减弱。2.同等程度MR不同部位心梗者,下后壁心梗致二尖瓣环面积扩大更明显。3.实时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可用来研究二尖瓣构型变化,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