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多芬与斯特拉文斯基是西方音乐史上独具个性的作曲家,虽然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且代表着不同的创作流派,但却都对古希腊神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分别以此为背景创作出了他们具有英雄主义风格的音乐作品—《第三交响曲》和《俄狄浦斯王》。两位具有截然不同性格和人生轨迹的作曲家,在生前都很崇拜巴赫,并以古典主义音乐创作法则为其音乐写作的美学标准。目前,国内对贝多芬与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对这两位作曲家各个创作时期作品的研究上,但对于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献资料却比较少见,尤其是将他们古典主义时期与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献资料,至今在国内还没有查到。古典主义音乐与新古典主义音乐从名称来看只有一字之别,但通过对两位作曲家在这两个时期的代表作品《第三交响曲》和《俄狄浦斯王》的研究,旨在借鉴“从个别到整体”的方法对这两种音乐风格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揭示作曲家的性格特点与其作品所表现的内容风格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作曲家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其性格和思想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环境因素对作曲家的作品的影响。从时代特征、创作理念及作品分析方面对两部作品中的英雄主义风格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深入揭示作曲家在创作中以反映时代特征为主,不能只局限于狭隘的个人情感抒发:不仅继承和创新了传统,还要抓住深入人心的元素进行创作,从而给予当代的中国音乐创作一些启示,对当代的中国音乐作曲家提出一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