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主义和翻译的结合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便对翻译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随着交际理论和语言学中语用理论的发展,威密尔(Vermeer)和其他功能派学者开始注意到,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而一切人类的行为都是有意图、有目的的。由此他们提出一个新的理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而翻译的标准则是翻译活动的目的指向。这一理论的诞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有效的视角,对传统翻译理论中评判翻译好坏的标准提出了质疑。而本文则尝试将目的论运用于分析女性主义翻译,从目的论的角度论证女性主义翻译的特殊性和合理性,并以目的论的原则作为评价女性主义翻译的标准。首先,本文认为,目的论能合理地诠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一种积极的并具有创造性作用的角色,并重新界定了忠诚作为一项重要翻译准则的含义。其次,本文具体论述了目的论和女性主义翻译的关系。文本作者认为,目的论实际上为女性主义翻译提供了理论上的解释。这种理论解释可以总结为:(1)翻译的目的性被突出;(2)忠实原则被重新解释;(3)从理论上的解释女性主义翻译的实践。而基于对目的论和女性主义翻译的理论分析,作者又对中国古代诗歌集《玉台新咏》中两首有名的诗歌进行女性主义翻译译本和非女性主义翻译译本的对比研究。《玉台新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全部以妇女为描写对象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反映女性主义的文学作品。通过这种对比,本文旨在表明不同性别的译者对原著的理解和表达方面的差异。安妮·白丽儿(Anne Birrell),作为一个女性译者,并受其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能够更敏锐地察觉到原著的女性主义成分并对原作作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而男译者丁祖馨教授,则更严格的遵守原文,很客观地再现了古代中国的父权制度。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最终得出结论:虽然两个译本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但他们都遵从并服务于各自的翻译目的,因此两种译本都是翻译佳作。最后,本文在肯定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积极方面后,也指出了这一理论及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局限性。作者建议,在今后可以尝试进行更多的跨理论跨学科的研究,并认为女性主义翻译在中国还有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