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基传感网的卫星协同定位理论及技术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stu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维持统一时间、空间为目的的天基传感网中,卫星子系统的时空系统基准维护具有重要而基础的作用。利用星间链路进行星间精密测距的卫星协同定位,可以让整个星座即使在没有地面支持的情况下长时间地维护一个可用的时空基准,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和战略价值。由于卫星运动模型的非线性性,传统的协同定位理论和分析方法不能直接用于分析卫星协同定位的性能和误差演化特性,制约了卫星协同定位的发展和研究。此外,要在实际中实现卫星的协同定位,需要设计一套高性能的分布式协同算法,使得在提供足够的协同定位精度的同时,让算法和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同时,介于卫星上的链路资源以及功率资源都非常有限,如何优化这些资源,在保证同样的定位精度条件下,尽可能减少资源利用,提高系统效率,也是优化卫星协同定位设计的一个重要实践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论文重点研究了如下关键问题:1、卫星协同定位可观性和误差演化特性的理论框架。理论的分析可以论证卫星协同定位的可行性,并能以解析的方式刻画卫星协同定位误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卫星运动模型的非线性特征,传统的协同定位分析框架无法适用于卫星的协同定位特性分析中。而已有的对卫星协同定位的分析方法中,仅仅是针对某些特殊情况、在开普勒轨道根数状态空间中进行分析,难以用解析的方式分析卫星协同定位的误差特性。因此解析地分析动态情况中的卫星协同定位性能是本文研究的第一个关键问题。2、卫星协同定位的分布式滤波算法设计。在卫星协同定位的工程实践中,相比于集中式的滤波算法,分布式算法具有更好的抗毁性和灵活性。然而现有的分布式方法也有不足:一般的分布式算法的性能无法与集中式方法相比,而能和集中式算法保持相同的性能水平的分布式算法则对星间链路的通信资源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占用了宝贵的星间链路资源。为此,如何设计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卫星协同定位算法,在提升定位精度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星间通信资源的消耗,成为本文研究的第二个关键问题。3、卫星协同定位的星间链路优化。不同的星间链路能够提供的测量信息是不同的。在相同条件下,相距较远的卫星星间链路所能提供的测距信息要比相距较近的星间链路少,即误差更大。测量卫星间的不同构型也会影响卫星定位的性能,这是由于测量信息的方向性所导致的。卫星的位置误差也会包含在星间测距中。这些因素都为如何优化星间链路的选取带来了必要性和复杂性。如何选择合适的指标对星间链路测量进行优化,成为本文研究的第三个关键问题。对于卫星协同定位的理论框架,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笛卡尔坐标系下卫星协同定位性能和误差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它能够用解析的方式分析卫星协同定位性能以及误差演化的性质;对于滤波器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缓存的卫星分布式协同定位,能够在仅用极少的链路通信资源的条件下,获得比传统分布式方法更高的定位精度;对于星间链路优化,提出了一系列用于优化星间链路的指标,并针对这些优化指标,提出了启发式和基于凸优化的方法对其进行优化。这些技术方法均通过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证明了技术可行性及有效性,可以为卫星协同定位和天基传感网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设计依据。
其他文献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各类语篇进行了详细研究。功能语言学语类研究曾从拓扑和类型学角度对其进行描述。以Martin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学者与和以Karl Maton为代表的知识社会学学者合作,探讨语言资源在历史知识建构的作用和方式。新媒体时代,语言、图像、声音等也成为讲述历史的符号资源,共同建构意义。但当下网站多模态语类研究多集中于新闻、漫画、购物网站等及其图文关系,历史
人体行为的感知与理解,是智能人机交互的重要环节,在应急处突、反恐维稳、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多样化的任务对行为感知的准确性、实时性、鲁棒性等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是引入雷达等非光学探测手段,借助电磁波独特的物理属性以应对无光、遮蔽、非视距等常规意义下的复杂任务环境。在雷达人体行为感知领域,机器学习等统计分析方法与经典信号处理技术不断加速融合,有效地推动了雷达系
随着新技术的涌现,产品具有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性能的同时,物理结构和运行机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基于机理的故障预测已不再适用于当下高技术产品。立足于当前由传感器获取的大量监测数据的现实和健康管理理念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如何建立起大数据与智能健康管理之间连接的桥梁,实现由离线检测到实时监测和由单一模式到智能化的故障预测技术的转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在海量监测数据的背景下,针对故障预测和维修决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科技应用领域所需要处理的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这对数据的存储,传输,处理都提出了新的更为严苛的技术要求。张量作为矩阵的高阶推广,其在存储数据的方式上有着更好的适用性,对张量的研究分析目前已然成为国际上最为前沿的问题与研究热点。其中,张量特征值概念的提出,不仅在丰富完善了张量分析这一学科的理论大厦,更在诸多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因此,对张量特征值的计算一直以来也是人们所
雷达是空间监视、预警防御等系统的重要传感器。雷达能否探测、跟踪感兴趣的目标并识别目标的类别对这些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空间监视和预警防御应用中,真假弹头目标的识别是最重要也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雷达在探测、跟踪、识别弹头目标时,需要克服各种假目标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无源诱饵目标的误导、有源电子假目标的压制和混淆。针对弹头欺骗干扰技术中的实体假目标和弹载间歇采样转发干扰(Interrupted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领域的学者们可以使用越来越复杂的模型来模拟流体的流动问题,数值模拟的精度因此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同时,数值模拟计算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对于需要先将结果数据保存在硬盘中再读取出来进行可视化的传统后处理方式来说,是很难克服的I/O瓶颈。在大规模高性能计算中,超级计算机虽然可以快速地产生和处理大量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类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基于观测的多目标跟踪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特别是在复杂环境中高机动性目标的观测难度增大,传统的基于数据关联技术的多目标跟踪算法性能已经很难获得质的提升。因此近年来由随机集(Random Finite Set,RFS)理论发展出的有限集统计学(Finite Set Statistics,FISST)成为了多目标跟踪领域新的研究方向。由于
随着现代控制论、人工智能、信息与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无人作战飞机(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UCAV)的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不仅能在复杂的未来战场执行侦察、预警等任务,还能执行需要高度协同的压制敌方防空系统、打击敌方地面或海上关键目标、拦截敌方战术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甚至参与空战等任务。为实现以最小的作战成本获得最大的作战收益的目的,需综合考虑UCAV及武器的性能
利用机器人执行搜索救援和反恐排爆等危险任务,可有效减少人员伤亡、提高作业效率。由于任务环境复杂多变不可预知、且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地形并存,要求机器人具备全地形的快速高效通过能力。然而,移动机器人的通过能力与速度效率之间往往不可兼得:仅具备轮、履、腿三者之一的传统机器人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因为运动模式单一而不具备全地形通过能力;将轮、履、腿三者组合的多运动模式机器人虽然具备全地形通过能力,但是结构复
当今软件规模和复杂程度日趋增加,提高软件的可信性已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的焦点,尤其是在国防、金融、医疗等安全攸关领域。许多安全攸关软件,一般与数学和物理模型紧密关联,从而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大量数值计算。因此,对程序的数值缺陷和性质进行分析和验证,对于提高安全攸关软件的可信性尤为重要。抽象解释是一种通用的抽象近似理论,它为程序语义的抽象和推理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并在程序分析与验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