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章正常成人视放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目的:分析正常成人视放射的各向异性及随年龄增大视放射各向异性变化的规律。材料和方法:测量60名正常志愿者(男29例,女31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为42.8岁)视放射的FA值和MD值。结果:正常成人视放射的FA值分别为左侧0.517±0.023、右侧0.514±0.021 ; MD值分别为左侧(0.743±0.024)×10-3mm2/s、右侧(0.740±0.025)×10-3mm2/s,双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视放射的FA值和MD值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FA值随着年龄增大呈现下降趋势,但无明显相关性,MD值随着年龄增大有增高的趋势,MD值与年龄明显正相关(r=0.281,p=0.029)。结论:FA值可定量分析视放射的各向异性程度。且随着年龄的增大,FA值有降低的趋势,而MD值则有增高的趋势。第2章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视放射区肿瘤中的应用研究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视放射区肿瘤所导致的视放射纤维异常改变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别对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3581岁,平均54.1岁)视放射区肿瘤患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一方面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获得FA图、DEC图和DTT图,观察不同病变所引起的视放射纤维束的改变情况。另一方面对病灶周围异常视放射和正常视放射进行FA值及MD值测量,定量分析异常视放射的各向异性特征的改变。结果:视放射纤维束的异常改变分为4个类型:破坏+浸润18例;破坏+移位5例;浸润+移位4例;移位6例。定量分析可以发现:①患侧视放射区FA值明显低于健侧视放射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②患侧视放射区MD值明显高于健侧视放射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③三组肿瘤患侧视放射区FA值比较,转移瘤组患侧视放射区的FA值低于脑膜瘤组,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④三组肿瘤患侧视放射区MD值比较,转移瘤组患侧视放射区MD值与胶质瘤组、脑膜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可以显示视放射区肿瘤所造成的视放射的异常改变,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以立体显示肿瘤与视放射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和病人预后的预测。2、FA值和MD值可以用于定量分析肿瘤所导致的视放射纤维束弥散特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