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植树造林事业的演进(1947-1985)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47年到198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下,自治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植树造林。植树造林事业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了不同形态。内蒙古自治区的植树造林事业兴起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此期间,内蒙古地区实施重点造林和公私合作造林,进行防护林工程建设。由于当时还处于恢复国民经济的历史阶段,植树造林事业也处在起步当中,所以造林总量不够大,这也为以后植树造林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植树造林开始依靠农业互助组和生产合作社。这一时期是植树造林平稳发展,造林面积也平稳增长,其生态效果也开始显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坚持“以集体为主,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的原则,实行公社造林和国营造林并举。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推行,从1958年到1960年,造林面积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由于政策失误,从1961年到1963年,造林面积出现了低谷。但是及时调整了政策,植树造林事业又恢复了正常。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植树造林事业可分为倒退和恢复两个阶段。“文革”前期,许多行之有效的林业方针政策被废除,挫伤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导致造林面积的逐年下降。“文革”后期,由于林业方针政策的逐步恢复,植树造林事业开始恢复正常,造林面积也不断增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植树造林方针开始由“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调整为“个体、集体、国家一齐上,以家庭经营为主”。从1979年到1985年,建设完成了“三北”防护林第一期工程。这一时期植树造林面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加,也取得了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果。
其他文献
文学翻译以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为宗旨,而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因此翻译理论与文艺美学相结合产生了翻译美学。翻译美学侧重于文学的艺术再现,是审美的翻译,其审美特征表现在
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压缩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开辟了图像压缩的新途径。本文在深入研究基于BP(Back-Propagation)网络的图像压缩方法之后,针对标准BP(Back-Propagation)网络需
2003年,我国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之后,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国,全年润滑油消费量达40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300亿人民币。目前,国内润滑
肝脏是机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和免疫调节的重要器官,生物学、化学致癌因素和遗传因素与肝脏肿瘤,如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的发生发展相关。由于缺乏有
为了研究黄土双车道公路隧道的变形规律,以国道主干线青岛~银川陕西境吴堡至子洲段高速公路N12标~N16标七座黄土隧道为依托,结合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工程条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埋
“六步教学法”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针对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经过长期的研究,摸索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其目的是摆脱普教模式的束缚,体现职业教育教学
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日本为首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得以微电子和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争夺的制高点,它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兴衰。虽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压力、学业效能感、学习倦怠状况及三者间的关系,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学习倦怠量表、学习应激事件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
城市交通是保持城市活力最主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活的动脉,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现代城市需要有一个与其现代化生活相适应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要形成一个与城市发展布局高
当贷款“五级分类”这一全新的信贷管理方式,开始展现在我国农村信用社面前时,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各级经营管理人员,甚至监督管理人员,无论从思维上还是行为上,都仿佛进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