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二号”绕月微卫星轨道设计问题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bao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嫦娥四号”工程中继星“鹊桥”发射任务中,长征四号丙火箭尚有100kg左右的剩余运载能力。为充分利用该剩余运载能力,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提出了月球轨道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方案,开展对宇宙黑暗时代的观测和探索。该项目得到了国防科工局的批准与黑龙江省的重点支持,是基于微卫星开展低成本深空探测的有益探索。任务过程中,“龙江二号”需要在燃料受限、测控资源保障不足及星上计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和环月飞行,轨道设计与优化成为了任务实施的关键。“龙江二号”微卫星最佳工作弧段受日-地-月相对位置影响,在燃料约束情况下,地月转移轨道设计兼顾绕月轨道工作条件,是“龙江二号”轨道设计难题。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龙江二号”微卫星的最佳工作区间与月背实施中继条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燃耗约束条件下的地月转移轨道优化设计模型,提出了“奔月-绕月”轨道分层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微分修正与遗传算法,实现了地月转移与绕月轨道的联合优化,解决了兼顾环月工作条件的“龙江二号”地月转移与绕月轨道设计问题。为实现“龙江二号”微卫星星上自主高精度轨道计算,本文基于“外推-拟合-上注-计算”的轨道预报策略,重点研究了长时效高精度约束下的轨道拟合方法。首先,基于二体运动主项与摄动次要项分离的思想,提出了利用切比雪夫多项式的模型摄动残差拟合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轨道摄动小量的拟合计算,在同等拟合时长条件下,可将轨道拟合精度提高一个量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轨道长时分段拟合策略,大幅提高了轨道有效拟合时长。最后,通过对拟合模型上注,实现了测控保障条件不足和星上计算资源有限情况下的高精度自主轨道计算。撞月任务是“龙江二号”微卫星寿命末期的既定任务。本文首先研究了考虑失效风险的可靠撞月轨道设计问题,提出了远月点脉冲控制的低能耗自然受摄撞月轨道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微卫星在月球引力摄动下的近月点长期衰减规律,可以实现“龙江二号”任务末期的可靠撞月。进一步,分析了燃料受限约束下的撞月可控域和可达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近月点几何约束的脉冲和有限推力精确撞月轨道设计方法,解决了利用主动控制的精确撞月轨道设计问题。从月球轨道出发进行深空探测是各国月球基地建设的重要立足点,也是“龙江二号”微卫星的任务设想之一,需要研究从月球出发的深空探测轨道设计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从月球出发进行行星探测的转移轨道拼接模型,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拼接模型的月心逃逸与地心逃逸轨道分步设计方法。对于月心逃逸轨道设计问题,通过求解两点边值问题,避免了月心段轨道与初始轨道脱离的问题;对于地心逃逸轨道设计问题,发展了从空间任一点到达给定剩余速度的轨道参数确定方法,可适用地球直接逃逸与旁近飞越逃逸两种情况。通过对不同目标行星探测的轨道设计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标追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衍生的应用产品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研究工作的核心为单目标追踪任务,该任务的目的是根据第一帧或前几帧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对后续视频序列中待追踪物体的尺度和位置进行预估,而较高的鲁棒性则会使得追踪器能够较好地应对各种因素(诸如:遮挡、光照变换和脱离视角等)对其的影响,从而使得其所预测的结果更为准确。因此,如何使得所设计的追踪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制药污泥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复杂的、有毒的工业废物。一般含盐量高,且含有种类繁杂的病原微生物及顽固的抗生素药物残留。直接填埋或者土壤应用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安全。因此,制药污泥必须经过有效的处理降低其危害。然而目前国内外缺乏针对制药污泥热解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此,本论文在分析了制药污泥的基本性质后,通过热解炉探讨了热解终温、停留时间等对制药污泥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以及生物油和生
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全球面临十分严峻的水危机,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因低能耗、出水水质好等已成为污/废水处理再生回用、海水淡化等多水源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聚酰胺薄膜复合膜(TFC)制备简单、分离性能好是半渗透膜处理工艺的首选材料,但膜污染问题仍然限制着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本研究以提高TFC膜的抗污染能力为导向,基于已有研究提出的膜污染机理,设计并制备抗污染TFC膜,解析改性TFC膜的有机
人体的骨组织始终处于不断的重建过程中,显示出一定的自愈能力。然而,骨创伤和肿瘤等疾病造成的骨缺损远远超过了其自身愈合的能力范围,在这种情况下,骨修复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一种多功能的糖蛋白,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作为一种新型的骨生长因子,在骨组织工程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本研究以LF在骨缺损修复领域中的应用为出发点,考察了LF在羟基磷灰石表面
Al-Cu-Li系合金由于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以及良好的耐腐蚀性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器和飞机的关键结构部件上。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对飞行器减重的需求越发迫切,为了能够更大规模地应用铝锂合金来替代传统的铝合金,亟需进一步提高Al-Cu-Li系合金的综合性能。热处理工艺和成分能够直接决定该类合金性能的好坏。然而,目前热处理工艺及成分影响Al-Cu-Li系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机制
超材料是一种由人工构造的亚波长结构单元组成的材料,可以产生超乎寻常的光学特性,能够以非常规的方式对入射电磁波振幅、相位和偏振态进行调制。它的应用包括负折射率、人工磁性、超透镜、完美吸收和纳米激光等。特别地,超表面完美吸收在近些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在太阳能采集相关应用、隐身、传感等应用中至关重要。超表面完美吸收的应用波段包括紫外、可见光、红外光至太赫兹波段,甚至包括声波等。尽管超表面完美吸收体表现
随着以电子作为信息传输载体的硅基器件逐渐逼近摩尔定律的极限,光子成为下一代信息传输器件的重要载体。寻找高效率、易集成的非线性光学器件组分材料成为当今构建高效率全光信息处理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低维材料的量子限域效应赋予了其独特的电学和光学性质。随着石墨烯、二硫化钼和黑磷等二维材料制备技术逐渐成熟并在光电领域应用的迅速拓展,低维材料在非线性光学器件领域的发展逐渐得到重视。量子力学的紧束缚方法和第一性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总量逐年增加,而相关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因此开发“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絮凝(Electrocoagulation,EC)技术是一种电化学污水处理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反应时间短、絮体稳定易分离、污泥产率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其高能耗、电极钝化导致水处理效率降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基于此,本论文将金属电池应用于电
燃料贮箱作为火箭发动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是贮存低温推进剂的关键容器。现有的液氢和液氧贮箱多是由金属材料制成,重量大,制约着火箭运载效率的提升。因此,对贮箱轻量化材料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用轻质高强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代替金属可使贮箱减重约30%以上,发射成本降低约37%。然而,在液氢/液氧(-183/-253℃)的超低温环境下,CFRP存在树脂基体韧性差及碳纤维/界面脱粘的问题。对此,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迫使人们越来越关注清洁能源和高效储能设备的开发。在众多储能设备中,钠离子电池凭借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分布广泛等优点独具优势。而开发具有高比容量、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负极材料对推动钠离子电池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碳材料因其价格低廉、热稳定性好、反应电压平台低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应用潜力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了降低原料成本并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本文选用价格低廉的生物质葱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