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关税壁垒逐步弱化,但并不意味着贸易保护主义离我们而去,相反,它正以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形式阻挠着世界进出口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隐蔽性、间接性、灵活性等特点,已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面对当前的形势,作为一个“入世”不久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应顺应国际潮流,加强对TBT的认识,以便更好地推动国际贸易的健康和谐发展。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有关TBT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TBT的由来和演变历程,概括了TBT的特点和一般表现形式,并从经济、政治、社会和科技等方面对TBT形成的动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其次,就世界上一些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TBT的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在TBT方面的南北差异、原因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再次,从理论上分析了TBT对进出口双方的双重经济效应以及国际贸易发展对TBT的影响,深层揭示了TBT的数量作用机制、价格作用机制、复合作用机制及动态循环作用机制;接下来,基于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和江西省个例就TBT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展开了实证分析;通过构建进出口双方的贸易博弈模型和国内不同经济利益集团间的贸易博弈模型,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进一步解释了TBT形成的动因;最后,论文从宏观(政府)、中观(行业)和微观(企业)三个不同层面提出了中国今后如何应对TBT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全面地剖析了TBT的贸易效应。本文透过TBT的历史演变梳理,深刻分析了其对国际贸易进出口两方的利弊二重效应,从而避免传统认识的片面性;(2)运用博弈分析探讨TBT形成的动因。传统主要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法,本文分别从进出口双方和壁垒设置方国内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博弈分析视角,进一步丰富了现有领域的研究内涵;(3)深刻阐释TBT与国际贸易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传统分析多侧重从TBT对国际贸易的单向影响来展开,本文从双向层面辩证分析,并通过数量、价格、复合、动态循环等多视角研究了其作用机制;(4)基于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和江西省个例实证分析,从政府、行会和企业三个不同层面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