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易斯·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1954-)是北美印地文艺复兴第二次浪潮中最著名作家之一。其作品虚构的“阿格斯镇”可与福克纳的“约士塔法系”相媲美。作为“阿格斯系列”的第六部小说,《小无马地奇事的最后报告》(下文简称《报告》)以宗教视角强调了奥吉布瓦信仰在濒临绝境中以融合方式获得新生。《报告》叙述了达米恩神父在“小无马地”保留地八十七年的传教经历。他由农夫孀妇阿格尼斯·杜利特(曾是西西莉亚修女)女扮男装。在将天主教传播给奥吉布瓦人的过程中,她反受奥吉布瓦萨满教影响,将二者进行融合。这一融合实现了处于优越地位的天主教与处于劣势地位的萨满教间的平等协商,也体现了濒危绝境的奥吉布瓦萨满教对天主教的逆书写能力。在此过程中,阿格尼丝从文化征服者变成了奥吉布瓦文明的接受者和倡导者,成为其的忠实朋友。本研究以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为指导,分析阿格尼斯由宗教融合达到信仰成熟,旨在探究在文化交流中宗教融合的意义与价值。本研究认为,宗教融合能更好解决白人与奥吉布瓦人间的文化冲突。同时,它能使濒危的奥吉布瓦萨满教获得新生。另外,阿格尼丝自我选择下的宗教融合也实现其个体信仰主体由神到人的转变。宗教融合为奥吉布瓦与白人文化交流提供范本:较之冲突、对抗而言,两种异质文化的平等协商也许更行之有效,它更易化解殖民文化与被殖民文化间的矛盾和冲突。本研究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作者简介及论文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包含研究概况及霍米·巴巴“第三空间”理论。第三章对比分析了天主教和萨满教的不同,重在强调天主教的排他性、霸权性及萨满教的包容性和治愈性。第四章具体分析阿格尼斯在宗教融合视角下对三个宗教符号内涵的重新阐释,说明处于弱势的奥吉布瓦文化对身处优势地位的天主教文化有改写能力。此能力有力驳斥了对萨满教和奥吉布瓦文化的中伤和偏见。通过构建阿格尼丝这个人物,厄德里克改写了萨满教的弱势地位,在挖掘其内涵的同时重塑了印第安文化形象。第五章总结全文,分析宗教融合的意义及此宗教融合对阿格尼斯和奥吉布瓦人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在白人和奥吉布瓦人之间,较强制性的宗教归化而言,双方相互借鉴更为有效。宗教融合还有利于使奥吉布瓦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化解双方的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