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岸带等,均属于湿地范畴。它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并且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城市湿地公园是为人们提供游览、娱乐、休闲服务以及进行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活动,且具有生态、生物多样性和美学价值的以湿地景观为主的一类公园,它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外来文化的入侵,我国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呈现出特色缺失、规划设计趋问的发展趋势,这与保护景观的异质化或多元化相背而驰。因此,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特色进行研究已迫在眉睫。南溪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位于长春市南部新城核心区域,西起规划亚泰大街、伊通河滨河路,东至规划河堤路、临河街,南起南绕城高速公路,北至南三环路、规划河堤路。总用地面积约302公顷,其中伊通河滨河绿地及河心岛占地面积约165公顷,102国道南侧绿地占地面积约79公顷,102国道北侧地块占地面积约58公顷。地块内规划有东南污水处理厂。西侧为南部新城核心区CBD。伊通河贯穿南溪公园项目南北,以河道与南溪湿地结合共同形成防洪体系。南溪湿地公园建设工程致力于把南溪公园打造成长春的城市客厅、连续的开放景观带、最佳形象展示区与观赏点、长春现代服务业核心、商务中心、休闲文化中心、旅游联络中心、长春的生态中枢、城市水系的净化之地、绿色网络的联络中枢。届时,南溪公园将成为保障城市安全和居民健康的生命线;对外开放和城市形象展示的景观带;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居住水平的生态轴;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持续繁荣的动力源;集城市安全、生态绿化、休闲游憩、文化娱乐、商业旅游、公共活动等功能为一体,形成生态优良、环境优雅、交通便捷、设施齐全的极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活力空间。为了使南溪公园建设工程具有更大的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该工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分析。第一部分包括本文第一章的绪论和第二章的文献综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主要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湿地公园设计的主要理论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是文章的第三章和第四章,首先对南溪公园的项目条件和选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着对南溪公园项目建设的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项目实施条件的详细分析,为下一章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好铺垫。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南溪公园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的工程方案。包括绿化和景观的设计、建筑和小品的设计、公共服务设施设计、道路铺装、种植设计、湿地水环境研究、给排水系统设计、电气照明设计、空调通风等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南溪公园项目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说明该项目的可行性,并对本章做了简单的总结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