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陪审制度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200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陪审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法制社会普通民众参与国家司法活动最典型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国正在进行的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陪审制度源自西方,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分别称为陪审团制度和参审制度。虽然两者的概念、结构和特点有所不同,但司法民主、司法公正、权力制约、大众智慧和法律教育等价值功能趋于一致,尤其陪审制度所蕴含的司法民主理念更是备受赞赏和推崇。反观中国,伦理和集权的传统文化,成文法的法律渊源,极端科层式官僚体系的司法体制结构,都决定了中国缺乏分权、民主的土壤,再加之中国当代的陪审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产生和发展于特殊的历史环境,从一开始就基于政治的需求而非司法理念。因此,人民陪审员制度既不同于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也不同于大陆法系的参审制度,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表现在候选陪审员的挑选范围较小、代表性不足、陪审员权力行使不充分、法院对陪审员的管理模式趋同于法官人事管理。但是尽管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它仍然是中国现阶段体现司法民主不可替代的方式。由于历史传统不同,社会状况也有差异,中国陪审制度所拥有的价值不可能与西方重合。正如苏力教授在谈及中国司法改革时坚持要把讨论的问题纳入中国社会转型和司法改革的语境中来分析考察,而不是把已为法律人普遍接受的西方司法原理作为天经地义的论证起点的理念。中国陪审制度的研究也应当遵循这种路径。我们应立足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我国现行陪审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让陪审制度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本土化,生发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功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征用的力度越来越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与此同时,因土地征用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多,其根源在于土地价
违法建筑及其处理问题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话题之一。从制度上说,违法建筑没有存在余地,但都市面积狭窄,土地、建筑的价值昂贵,有限的建物面积,居民惟有设法运用,从而导致违法建
个人合作建房在我国是由民间自发形成的一种建房模式,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面临着诸多法律问题,本文在探讨其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在借鉴各国立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