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的变迁是一个不断支付代价且降低代价而得以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凸现出来,在众多社会矛盾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本文通过梳理生态文明的特征、目标和内容,概括当前生态环境出现的各种尖锐问题,说明了面对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势必会支付一定的代价,要求我们应该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代价,不能因受到环境问题的困扰就不承认人类社会的进步。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实践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得到强化,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消极效应。当前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困境本质上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异化及其负面效应所导致的,人们自由自觉的劳动塑造着我们生存发展的人化世界,其负效应也使人类的实践活动面临深刻的威胁。现今,人们在享受实践带来的快捷便利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生态环境的恶化、消费方式的异化和个人价值观的缺失等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应该如何把握人类实践活动的合理尺度,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低代价化,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重要问题。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代价问题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实践的合理性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分五个部分进行了理论阐述,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出发,概括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内容,重点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产生的生态代价以及代价论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启示。第一部分本文简要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提出了从代价论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实践的尺度,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扩充和推进了发展代价论的研究范围。第二部分通过对生态文明涵义和代价的涵义与本质的界定,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和升华了人类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先进的文明形式,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式。代价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把握,对代价具有不同的理解,是指人们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在满足自身的选择的基础之上,为了追寻一定的价值目标而损害另外的一些价值和因此导致的与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相反的一系列的不好的结果。第三部分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目标与基本内容,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使得我国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国家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把以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经济、政治发展目标相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上按照生态优先原则,合理的配置自然资源,切实维护人与自然物质能量的平衡交换。第四部分解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类型,从生态退化、环境污染、资源约束和人口问题等方面概括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代价的表现,分析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代价具有控制难度大、结构复杂、原因多元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代价有,发展主体的局限性、主体逐利行为的极端性、发展目标的复杂多样性这三方面的原因。第五部分从理论意识和实践方式两方面出发,提出要以低代价的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人们应该检讨自身的发展理念和把握实践活动的尺度,树立科学的生态发展观念、优化实践活动方式和构建优雅的生活方式。本文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们科学地认识和对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代价,在新的时期内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与中国国情相符合的发展道路,使生态文明不仅成为公众的价值取向和优雅的生活追求,更要成为民众的自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