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寻”是西方文学的传统主题。塞缪尔·贝克特作为20世纪西方文坛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在把荒诞派戏剧推向极致的过程中延续了追寻主题模式,同时使其走向深远。一般认为,他的戏剧始终致力于表现晦暗惨淡的时代图像和现代人在空虚绝望中消极等待的生存现实,其中传递出强烈的悲观色彩。其实,这是一种深刻的误读。悲观虚无的刻板印象遮蔽了掩隐于作品中不倦探索的追寻主题。籍此,本文在仔细研读作品的基础上致力于澄明贝克特戏剧中被荒诞表象所遮蔽的生命之光,揭示贝克特所持有的崇高深沉的人文情怀以还原作家及其戏剧的真实面貌,使其剧作摆脱悲观主义的泥沼,洗尽铅华,迸发出永恒的生命力。本文以西方文学的传统母题“追寻”为切入点,以贝克特戏剧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作家生命历程、追寻主题比较、戏剧文本分析、追寻主题生成四个维度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贝克特的生命历程考察,认为贝克特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其追寻主题同贝克特的成长记忆和边缘化身份体验、二战的痛苦体验、巴黎生活期间的艺术浸染密切相关。其次,基于西方文学史上追寻主题的流变过程,认为贝克特戏剧中追寻主题的独特性体现为:第一,贝氏戏剧中碎片式追寻主体是人类对极度渴望的生存意义的曲折表达;第二,贝氏戏剧人物“在希望中等待”和“在等待中追寻”,颠覆了传统的追寻模式;第三,贝克特式的追寻“永远都没有所谓的成功,也不曾有彻底的失败”,是作者对现代社会的言说方式,也是贝克特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再次,通过对贝克特戏剧作品的文本解读,剖析了主人公们在困境中不懈追寻中的焦灼感,着重展现了主体在追寻中虽然遭遇身体危机、精神危机和语言危机,却依然保持高贵的天性、不懈追寻的姿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最后,从后现代主义生成理论视域观照贝克特剧作,审视其与徳勒兹诗学之间同中有异的耦合关系,从而呈现贝克特戏剧中的追寻主题的生成过程。通过分析贝克特戏剧中的追寻主题,本文认为应该抛弃对贝克特戏剧的悲观化误读。作为20世纪的西方文坛巨匠之一,贝克特怀着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饱含苦难的忧患意识,凭借戏剧艺术向读者展示了人类生存的本真样态,直面困境,将人类身处其中的残酷现实进行艺术升华,讴歌人类不屈服于命运的抗争精神,以厚重的关怀意识帮助人类重振信心,并展开对生命意义的深度思考,唤起人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这正是贝克特戏剧流光溢彩、历久不衰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