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5年11月23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的顺利达成,有关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研究被学术界更加广泛的关注。东盟与中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种族相近,自古以来就与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南方各省贸易关系密切。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以及东盟经济体的不断发展,东盟各国再次引起我国的重视。200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得到了东盟各国高层的认可和积极响应;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第一份协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4年开始实施了 "早期收货计划",并于同年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和2009年又分别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已经排除了制度限制。并经双方约定从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至今,经过长达五年的贸易往来和双方政策的不断调整,终于在2015年11月23日,中国同东盟各国领导人达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的最终合意,至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进入了 2.0时代。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国以往的数据进行整理,基于国际贸易理论、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和地缘经济学理论,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贸易引力模型等相应的经济学方法,从地缘政治学和地缘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贸易往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的显著性因素。在分析有关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同时,也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前有关各方的政治效应和经济效应加以分析。在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等成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吸收北美自由贸易区关于原产地规则的制定、争端处理方式,以及欧盟有关对成员国的管理机制和欧洲统一的货币体系等成功经验的同时,提出出了升级后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深化互利合作的相关对策。为实现中央的"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也为日后我国其他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充足的理论准备和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