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用6个不同类型的烤烟品种(系),按部分双列杂交设计p(p+1)/2配成一套包括亲本和F12个世代的供试材料。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烤烟总糖含量、总氮含量、烟碱含量、糖碱比、氮碱比、施木克值等6个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估算了烤烟以上各性状在发育时间(0→13)或某一特定发育时间段(7丨5、9丨7、11丨9、13丨11)的遗传效应。其主要结果如下: 非条件遗传方差分析表明,烤烟6个主要品质性状中,氮碱比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其余各性状遗传均由加性效应基因和显性效应基因共同控制烤烟的动态变化,表达大多数集中在第7叶和第9叶,但主要以显性效应为主。条件遗传分析发现,总糖含量、烟碱含量、氮碱比性状的加性效应基因起微弱的作用外,主要以显性效应基因起作用,也集中在第7叶~第9叶(9丨7)和第9叶~第11叶(11丨9)两个时段上表达,而其余性状均以显性效应基因进行表达。 非条件遗传率分析结果表明,除了糖碱比性状狭义遗传率为零外,其余性状大部分在第7叶表达,但值都较小。而非条件遗传率分析表明,总氮含量和糖碱比狭义遗传率为零,其余性状表达则更少、更小。因此,对其选择均不易奏效。 群体平均优势的动态分析表明,总糖含量和施木克值表现为正向的群体平均优势,以施木克值的第9叶为最大,达74.9%。总氮含量和氮碱比则表现为负向的群体平均优势,以氮碱比第13叶为最大值,达-79.9%。其余性状不同叶位都有正向或负向的表达。说明可以根据不同育种目标进行选择,达到增加或降低其含量的目的。群体超亲优势中,总糖含量、施木克值的各部位叶以及糖碱比的第7叶、第9叶都有增加其值的趋势。总氮含量、烟碱含量以及氮碱比都有降低其值的趋势。 遗传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叶位间以及不同性状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向或负向的遗传协方差。在育种利用上,应根据不同的遗传相关性,针对所需要的含量范围,进行适当的增加或减少含量的育种方法,以达到育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