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理论视角下《灵力》中奥米西托的身份危机与重建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琳达·霍根是当代著名的美国印第安女作家。霍根在作品中融入了与白人截然不同的传统的、本土的世界观,尤其是自然观。事实上,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主流文化不给印第安传统文化留任何余地,这导致了这两种文化的冲突。而霍根试图在作品中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霍根的作品《灵力》讲述了美国土著居民的经历,并且小说中的美国印第安人面临着两种强烈的文化差异。主人公奥米西托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本文依据凯·埃里克森、凯西·卡鲁斯与朱迪斯·赫曼的创伤理论分析作为新一代美国印第安居民的奥米西托如何在身份危机后重建身份。奥米西托因个人创伤和集体创伤的影响而陷入身份危机,挣扎其中,并成功找寻出路。  论文的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详细论述奥米西托出现身份危机的两种表现形式,即奥米西托与外部世界的疏离以及其内心深处的文化困境。与家人疏远、对部落不熟悉以及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等因素导致了奥米西托与世疏离;由于受到印第安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双重影响,奥米西托在两种文化之间徘徊,并且陷入文化困境。第二章分析奥米西托产生身份危机的两个原因——个人创伤和集体创伤。奥米西托所遭受的个人创伤主要来源于畸形的家庭关系上:生父的抛弃、母亲想转化为白人的强烈意愿以及继父的骚扰。奥米西托所遭受的集体创伤主要是指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无情压迫:印第安土著居民的血腥殖民历史、后殖民时期的种族歧视以及土地侵占和文化霸权主义。第三章集中探讨奥米西托重建身份的两种策略。第一种策略是重述创伤记忆。重述创伤记忆的过程包括奥米西托向警察揭露继父赫曼的罪行、当面控诉继父赫曼的卑劣行径以及与母亲的促膝长谈并达到一定程度的和解。第二种策略是回归泰迦部落。奥米西托对艾玛·伊顿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但不盲目追随其试图整合泰迦和白人世界的徒劳尝试,而选择精神上和身体上重回泰迦部落。  结语部分指出,霍根在《灵力》中巧妙地将印第安人个体的命运与印第安种族的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探寻当代美国印第安人在西方主流社会的生存之道,即印第安人只有坚守自己的印第安根源,才能在被主流文化包围的环境里保持自我的身份。
其他文献
本文以施耐庵所著小说《水浒传》及沙博里英译本为例,研究在雅各布森的诗学视角下译本中阳刚之美的体现。作者旨在系统、全面的分析沙博里《水浒传》英译本中是否遵循并体现了
现有的关于汉语动词转量词的研究较少,且多局限于语义上有共同特征的某一类词,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可以将范围扩大至所有动词转换而来的量词,并对其转换的机制进一步探究。本
继法国的翻译家、哲学家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 Berman)在1981年首次提出“翻译伦理”概念之后,国内外学者如安东尼·皮姆(Anthony Pym),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和
汉语中,非商业标语作为一种社会用语,是人们生活中较常见的语言形式之一。随着政府与公益事业的发展,非商业标语已融入我们的生活,非商业标语更是具体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国政通行与
学习者个体差异一直是外语学习研究者所关注的领域。作为个体差异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体情感因素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焦虑是情感的一种,自然也是研究热点之一。Horwitz在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