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和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困难群众、促进社会稳定、整合社会力量、增加社会亲和度和凝聚力、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以及服务政治文化建设与创造经济利益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也有重要的意义。 可是,目前在我国促进志愿活动的积极开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志愿活动对自己身心健康有何积极促进作用,多数人更多的是将志愿活动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来看待。 本研究希望通过实证研究丰富有关志愿活动的心理学研究内容,为志愿活动在促进社会和谐的同时具有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志愿活动健康、理性、可持续发展以及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从心理学视角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辟新的途径和方法。 从山西省某师范学院大一学生中随机抽取490名,使用《中国心理健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后筛选出心理健康指数低于400分的53名学生,邀请他们参加研究,有22名学生愿意参加活动,随机分配11名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志愿组),11名学生参加团体活动(团体活动组),控制组是心理健康指数低于400分的没有参加研究的31名学生中心理健康指数较低的11名学生。 研究期间定期组织志愿组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志愿活动,共6次,根据实际情况两到四周安排一次,每次120到180分钟,每次活动后采用A型半结构提纲对两名组员进行深度访谈。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每次60到90分钟,共6次。团体活动组定期组织团体活动,共6次,两到四周一次,每次180分钟左右。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活动结束时再对所有被试实施后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检验。 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志愿活动有助于提高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志愿组前后测心理健康指数的差异显著,活动后心理健康指数高于活动前;在情绪体验、认知效能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自我认识、人际交往、适应能力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团体活动有助于提高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团体活动组前后测心理健康指数及五个维度差异显著,后测高于前测。 (3)控制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变化。 (4)参加活动有助于提高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参加志愿活动对提高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参加团体活动效果显著。团体活动组后测心理健康指数显著高于志愿组;志愿组高于控制组,但不显著。 本研究同时采用了质性研究,志愿活动中大量相关文本材料和访谈资料的研究结果验证了干预效果。结论如下: (1)参加活动动机。大多数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是希望在活动中能认识完善自己、提高能力并且能帮助他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能够看看外面的世界,接触一下不同的社会现状,适应社会,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有更多的空余时间无事可做。大家都表示以后如果还有类似的活动会继续参加。 (2)参加活动的影响。大家都感到活动是很好的,在活动中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体会到更多的是快乐,提高了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实现了自我教育,获得了真诚的友情,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志愿者在活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收获,并且有很多让他们记忆深刻的感动的事情。活动中让志愿者感到受挫的是不知道怎么和特殊学校的学生交流,打开他们的心扉,这让他们感到更加孤单,更加认为自己的交际能力较低。大家普遍认为参加志愿活动利己大于利他。 (3)对志愿者的认识。大家认为志愿者应该具有爱心、耐心、热情、毅力、真诚、付出、平等、尊重、无私等品质,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对他人有帮助的志愿者。志愿者是不需要物质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