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以太冲穴为主穴的同名经配穴降压效应,探讨腧穴配伍效应特异性规律。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五组:太冲单穴组、内关单穴组、非穴位刺激点组(以下简称非穴组)、太冲配内关组、太冲配非穴位刺激点组。保持患者现有治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各组穴位针刺得气后(非穴不要求得气),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隔10min进行均匀提插捻转行针1min。针刺隔日1次,每周3次,共4周12次治疗。首次针刺1min即刻、每次针刺前、针刺留针30min出针后即刻测量患者血压值,同时在针刺治疗前、针刺疗程结束时以及针刺疗程结束后4周分别测量24h动态血压。结果 1.首次针刺留针1min即刻和留针30min后血压比较结果显示:①与针刺前比较,留针30min后各组收缩压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留针1min即刻比较,除非穴组外,其余各组留针30min后收缩压下降,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针30min后的收缩压下降幅度优于留针1min。②与针刺前比较,各组留针30min后舒张压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留针1min比较,各组留针30min后舒张压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针30min的降压幅度优于留针1min。2.①针刺3次后、6次后、9次后、12次后收缩压变化情况:针刺6次后、9次后、12次后,除非穴组外,其余配穴组与单穴组收缩压降幅逐渐增大,且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针刺3次后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刺6次后、9次后太冲配内关组的降压幅度优于其他4组,其中太冲配内关组与非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12次后太冲配内关组与太冲组、非穴组、太冲配非穴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太冲配内关组降幅最大;非穴组降压幅度最小。②针刺3次后、6次后、9次后、12次后舒张压变化情况:针刺3次后、针刺6次后和9次后,除非穴组外,其余配穴组与单穴组收缩压降幅逐渐增大,且三个时点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9次后、12次后,配穴组和其他单穴组降幅优于非穴组,且太冲配内关组降幅最大;③太冲组和太冲配内关组在针刺3次后与针刺前比较出现收缩压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在针刺6次后才出现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针刺12次后,太冲组和太冲配内关组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收缩压的降幅优于舒张压。3.①疗程结束时:太冲配内关组白天动态血压收缩压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太冲配内关组的降压幅度最大;太冲组和太冲配内关组白天动态血压舒张压与非穴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配穴组与单穴组的降压幅度优于非穴组。太冲配内关组24h动态血压收缩压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太冲配内关的降压幅度最大,配穴组和单穴组的降幅优于非穴组。②疗程结束后4周随访:白天、24h的动态血压收缩压非穴组与太冲配内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1.首次针刺降压效应,针刺留针30min优于留针1min。2.太冲配内关的针刺降压效应优于太冲配非穴及各单穴。太冲、内关的降压效应优于非穴。3.针刺对收缩压的降压效应优于舒张压,且针刺降压效应具有一定的时间累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