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病患预后的因素,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多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有意义的指标,以期望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改善患者预后。方法纳入本研究的患者来源于2011年6月-2015年6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因颅内动脉瘤破裂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病人。所有病人在入院以后全部给予颅脑CT检查,通过CT检查明确诊断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有病人在入住我科室后,依据颅内出血量进行Fisher分级,并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临床分级,患者的治疗严格遵循本科室的关于aSAH的标准化流程。在术后6个月对患者给予随访,利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定预后,评分0-3分归类为预后良好,预后差者为4-6分。在随访到的出院患者中经过筛选,共有229人符合纳入标准。依据以往文献报道,选取性别、吸烟史、开颅手术时间、年龄、Fisher分级、临床分级、是否发生瘤体二次破裂以及动脉瘤的位置、瘤体的大小、有否症状性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等10个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10项指标,26项水平)。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先利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具有统计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预后结果作为因变量。收集数据后给予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左右预后的最有价值的临床因素。结果纳入本研究的229例颅内动脉瘤资料,术中共计发现动脉瘤229个,全部成功夹闭瘤颈,术后有186例(81. 2%)恢复良好(mRS计分0-3分),预后不良率为18. 8%(mRS评分4-6分)。采用x 2检验对每个感兴趣的因素给予分析,获得结果:在入院当时临床病情分级、Fisher分级、年龄、瘤体发生二次破裂、术后发生症状性CVS等要素明显的影响预后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是是否吸烟、是否为女性以及动脉瘤部位(前/后循环)、瘤体的大小、手术时间等因素与病人的预后并非是显著的因果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计算分析,获得最终结果如下:在入院当时的病情临床分级、年龄、Fisher分级、症状性CVS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年龄、入院当时的病情严重情况和Fisher分级、症状性CVS与病人在手术后的中远期恢复情况相关,其回归系数B分别为1. 868、1.306、2.023、4.331,Wald 值分别为5. 518、6.201、5.266、9.176, 0R 值分别为2.872、2. 628、2.647和7. 716, 95%CI 分别为(1.181-6.981)、(1.132-5. 721)、(1.735-4.968)和(3. 741-20.139)。结论1.年龄、临床分级、Fisher分级、症状性CVS是影响颅内单发动脉瘤开颅手术预后的独立判别因素。对左右动脉瘤手术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动脉瘤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对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2.一旦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应尽可能的在早期行显微外科手术,尽可能的避免瘤体再次破裂,导致致命性后果。3.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准确的预测以及针对其积极的对症处理可有效降低aSAH的死残率。4.若想更深入的研究相关因素对术后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首先要积累更大量的样本,其次要进行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必须做前瞻性统计,培训专门人才收集资料,制定更为精确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