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持续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等因素,我国在进入新世纪后出现了较大的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变动,对我国区域间和城乡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带来一定的冲击。目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引发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但从人口学视角出发将学龄人口变动纳入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在实践中,长期的低生育水平和日趋活跃的人口迁移流动,出生人口数量的减少与逐步加快的人口城镇化进程相互叠加,既表现为地区间、城乡间学龄人口分布的较大变动,又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新的更大挑战。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出发,科学分析学龄人口变动的现状和趋势,明确学龄人口变动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制约和推动作用,有助于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相关政策和规划的科学性,提升学龄人口变动和教育发展协调性,最终促进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本研究选择义务教育学龄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队列要素法、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法、面板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学龄人口变动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基本思路为通过分析近二十年学龄人口变动的现状及特征,从全国、省域、城乡三个层面对学龄人口规模变动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作出描述和实证分析,并预测2020-2035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变动的趋势及其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并基于人口学视角,针对可能产生的资源配置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论文分为以下七个章节:在第一、二章,对本选题进行前提性说明。具体包括介绍本选题的研究背景,阐释本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本文的研究框架进行梳理,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介绍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第三章,分析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变动的特征及趋势。从全国、省域、城乡三个层面对学龄人口的变动特征、变动原因进行归纳与分析,并通过队列要素法预测2020-2035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规模,作为2020-2035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情景预测的基础。首先,从全国层面看,尽管近十年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等影响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规模有小幅上升,但2000-2020年间我国义务教育学龄人口规模总体呈下降趋势,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是波动中减少。其次,从省域层面看,学龄人口规模在省际间存在明显差异;未来学龄人口在地区分布的趋势将呈现出地区经济水平导向化、教育城镇化等特点。再次,从城乡层面看,过去的二十年我国城镇学龄人口规模呈上升趋势,低龄学龄人口规模大幅增加;农村学龄人口规模大幅减少。未来城镇学龄人口规模将先上升后下降,农村则呈现稳定下降趋势。第四至六章按照现状分析、实证研究、情景预测的逻辑顺序,从全国、省域、城乡学龄人口变动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展开研究。在第四章,在对2003-2019年全国范围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全国学龄人口规模变动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根据全国学龄人口预测结果预测了2020-2035年全国义务教育资源需求。研究发现,全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需求随着学龄人口变动而产生阶段性变化。全国学龄人口规模减少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规模、学校数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教师质量、生均教育经费及生均固定资产总额有显著负向影响。预测结果还显示,未来在教师资源上需要缩减小学教师数量,增加初中教师数量;对于教育经费的需求持续增加;办学条件方面全国义务教育学校需求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初中学校数量在2025年前需增加。在第五章,研究了省域学龄人口变动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其研究思路是:在分析各省份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将31个省、市、自治区分类并选出每一类的代表省份,使用面板回归验证省域学龄人口规模变动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在预测代表省份学龄人口的基础上预测2020-2035年教育资源配置求。研究发现,首先,2010-2019年各省份教育资源配置显著。其次,全国各省被分为八个类别,其中以北京为代表的第二类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最好,以四川为代表的第八类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情况较差。再次,面板回归结果显示,除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占有率和生均固定资产总额外,人口规模变动对教育资源配置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由于未来各代表省份受到小学学龄人口下降、初中学龄人口变化各异的影响,各代表省份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也表现出不同特征。在教师数量方面,第一,河北省未来需减少小学教师、增加初中教师规模;第二,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需减少教师规模;第三,其余省份如北京、浙江等义务教育阶段需要补充教师资源。在包括计算机、校舍建筑面积的办学条件方面,呈现出以下趋势:第一,波动上升趋势,包括北京市初中阶段,需增加物力资源投入;第二,持续下降趋势,包括吉林、四川、河北、宁夏小学阶段,应减少物力资源投入;第三,波动下降趋势,包括其余省份及相应义务教育阶段,如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河北省初中阶段等,以2025年为界先增后减。在教育经费方面,各省份未来均需增加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其中生均教育经费投入需求最高的是北京市,最低的为河北省。在第六章,采用与前两章相同的思路探究了学龄人口城乡变动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2003-2019年城乡教育经费均逐年递增,但城镇教育经费仍高于农村且城乡差距扩大,城镇师资质量及办学条件均高于农村。其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学龄人口变动会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产生显著的影响,根据城乡学龄人口变动情景预测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需求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再次,预测结果显示出未来教师资源随学龄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趋势;城乡均需按照国家政策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城镇义务教育阶段校舍面积波动变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舍面积将持续减少,需提前做好规划部署。第七章,总结结论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对策。研究得出,学龄人口变动特点、学龄人口变动趋势、教育资源现状、教育资源配置影响因素及教育资源配置结果是分析学龄人口变动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影响的关键要素。对策建议方面,首先从学龄人口变动出发提出对策,建议完善学龄人口预测管理制度,普及高水平的义务教育;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动,科学调整中小学布局。其次针对教育资源提出对策,建议结合学龄人口变动趋势,有效调整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义务教育经费需求,并不断优化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总体而言,本研究讨论了学龄人口变动对全国、省域、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产生的影响,分析其原因,预测未来可能产生的后果。这一研究内容是人口学与教育学的交叉研究,综合运用了人口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内容上具有一定创新性。研究结论对实现省域及城乡教育的公平性,提高教育质量、人口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