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称延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心因性反应(delayed psychogenic reaction),是由于应激性事件或是处境引起的延迟性精神障碍,患者常常是因为突发性、威胁性灾难事件(如地震、海啸、洪灾等),面临极度惊恐场景,出现惊恐、忧伤、悲痛,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并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患者往往伴有侵入性创伤性事件的记忆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其诊断最早见于1980年出版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1,2]。简而言之: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患者有明显的心理和生理症状,其病程长、难以治愈、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稳定[3]。近20年来,随着突发性灾难事件逐渐增多,以及恐怖爆炸、自杀事件包括战争、严重事故等的频发,几乎所有经历这类事件的人都会感到巨大的痛苦,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感,因此PTSD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关于PTSD发病机制的探讨现主要涉及神经生物学、神经心理学、神经精神病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记忆紊乱是PTSD的症状之一,并且也是其临床诊断标准之一[4],对大量经历过战争、政治暴力、大屠杀[5,6]或儿童期有被虐待史的PTSD患者的研究表明,明显的记忆障碍[7-11]是其共有的症状,而这些记忆问题又成为PTSD继续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现有的研究均支持,记忆障碍与神经生物学[12]的异常,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异常[13]密切相关。其一,闯入性记忆(intrusive memory)是PTSD患者记忆损害主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不由自主地回想创伤场景,提取事件信息、场景,导致患者警觉水平持续性升高,这也是PTSD核心症状之一[14]。其二,陈述性记忆的普遍性损害,通过记忆检测方法对患者进行记忆能力检测,发现视觉性记忆和言语陈述性记忆均与不同程度的受损,但言语陈述性记忆障碍要明显[15]。其三是创伤性遗忘,又称为空白性记忆(impoverished memory),表现为创伤过程、信息的难以表达、模糊的记忆,甚至是完全无意识。 大量研究证实,PTSD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功能的紊乱,PTSD患者存在持续低水平皮质醇反应,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海马、杏仁核、前额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等的功能、影像学及形态学改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也发现PTSD大鼠mPFC有糖皮质激素受体的高表达[16],盐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变化[17]。前额叶调节着杏仁核对恐惧刺激的过度反应,PTSD所致的前额叶功能减低,使得对杏仁核调节和控制作用减弱,导致杏仁核对恐惧刺激过度反应,这可能也是PTSD患者恐惧反应长时间无法消退的原因;而海马、mPFC和杏仁核环路之间联系的失调以及海马区的损伤则参与了PTSD患者言语陈述性记忆障碍的损伤表现。所有这些均提示着mPFC是PTSD的关键脑区。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循自身程序结束生命的主动性死亡过程。细胞凋亡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是细胞有目的性、有选择性的自我消亡过程,这种淘汰机制是保证生命进化的基础[18],是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细胞凋亡发生过程的启动和进行均受到精确调控,具有独特而复杂的信号系统,与组织器官发育、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已知凋亡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如Bcl-2家族、Caspase家族、Apaf-1基因、抑癌基因P53等。目前研究认为导致mPFC结构改变、体积缩小,引起功能下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一般认为,细胞凋亡存在三条主要通路:线粒体通路、内质网通路和死亡受体信号通路,各通路间互相联系,共同调节细胞凋亡,而且也有研究发现PTSD大鼠mPFC神经元bcl-2/bax比值表达变化[19]。 内质网凋亡途径是继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信号通路之后,近些年发现的以内质网应激反应而引发细胞凋亡的通路,同样也是细胞凋亡的一条重要径路。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和Ca2+储存的场所,是细胞加工蛋白质的主要场所,负责分泌性蛋白的折叠、组装和分泌,其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当细胞受到各种内外源刺激时,细胞内质网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导致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内质网介导的细胞凋亡至少包括两种机制,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proteinresponse UPR)和钙离子起始信号。内质网上钙通道改变,影响内质网功能,破坏蛋白质的合成、翻译和折叠,引发内质网应激。Caspase家族在机体调控凋亡和炎症反应方面可发挥一定作用,Caspase-12则是内质网应激的特异性介质,与不涉及内质网的凋亡通路无关[20],Caspase-12表达的增加,仅在内质网应激发生时出现。 内质网驻留蛋白-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94(glucose-regulated protein94,GRP94)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内质网驻留蛋白,属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家族成员还有GRP78、GRP170、ERP72、PDI和GRP58。GRP94正常情况下即少量表达,其分布和表达均受细胞周期的调控。在正常细胞中GRP94具有协助新合成蛋白,促进内质网中未折叠蛋白正确折叠、修饰,抑制错误折叠蛋白分泌的作用。 “单一连续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后内质网应激发生,内质网功能的紊乱,紧随其后的UPR,使其蛋白质组装和分泌受影响,细胞内堆积了大量未折叠和错误折叠的蛋白。内质网应激早期信号通过内质网膜传入细胞核和胞浆,效应蛋白上调GRP78和GRP94蛋白翻译,利于内质网腔内蛋白折叠、减少未折叠和错误折叠蛋白沉积和聚集,使细胞能够耐受和生存。过度的内质网应激使GRP94大量消耗,最终将导致细胞凋亡。 实验方法: 1、采用SPS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SPS刺激后1d、4d、7d、14d和28d组。 2、Morris水迷宫检测系统检测PT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 3、造模后,大鼠恐惧记忆的行为测定(僵立行为测定),大鼠负性心理行为测定(大鼠强迫游泳实验)。 4、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PTSD大鼠mPFC神经元凋亡变化。 5、mPFC细胞内Ca2+离子浓度检测;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检测:取正常对照组及SPS1d、4d、7d大鼠,经0.4%戊巴比妥麻醉,开颅取双侧mPFC100mg,常规方法制备106-107ml的细胞悬液,加入1mmol/L Fura-2/AM置于37℃避光孵育40min,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 6、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GRP94、Capase-12的表达。 7、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GRP94、Capase-12蛋白表达。 8、RT-PCR法检测GRP94 mRNA的表达。 结果: 一、PTSD大鼠生长一般情况观察 SPS刺激后,大鼠出现精神萎靡,倦卧少动,皮毛稀松干涩无光泽,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大鼠还出现易激惹、厮打行为多、大便稀溏等现象。 二、PTSD大鼠Morris水迷宫记忆检测 定向巡航实验用于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空间探索实验用于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改变。定向巡航实验中,对照组和SPS组大鼠上台潜伏期均值,从第1天至第6天逐渐减低,第1天至第6天大鼠上台平均潜伏期均数,SPS组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至第6天平均逃避潜伏期分别为(14.29±7.07)s和(45.47±6.83)s;空间探索实验中大鼠在靶向限花费的时间和穿越站台次数均不相同,SPS组靶向限穿越次数13.50±3.01,低于对照组的25.47±6.83(P<0.05)。 三、大鼠负性心理行为测定(大鼠强迫游泳实验) 观察大鼠静止不动时间,静止不动行为指大鼠漂浮于水面,仅有为防止没入水中而进行的运动。对照组和SPS组大鼠强迫游泳实验期间,不动时间累计分别为(145.4±22.1)s和(165.8±19.5)s,PTSD-SPS大鼠负性心理行为高于对照组。 四、恐惧记忆行为的测定(僵立行为测定) SPS组大鼠再次放入造模用的玻璃缸内(重新面临恐惧情景时),大鼠表现:行为活动明显减少,表现为刻板的蹲伏行为,仅头部有轻微的转动,背部拱起。同时大鼠还表现出全身情绪唤起的其他表现(如,大鼠全身毛发竖立)。对照组行为模式与SPS组明显不同。表现为自由运动,探究、理毛等行为。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僵立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PTSD大鼠mPFC神经元凋亡的检测 1、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凋亡 SPS刺激后,mPFC部分神经元出现细胞凋亡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可见核染色质固缩并凝结成块,形成新月状团块,沿核膜排列,进而细胞核固缩,核膜内陷,可见部分核裂解,凋亡小体可见。 2、TUNEL染色结果 PTSD大鼠mPFC部位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且凋亡细胞数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于SPS刺激后7d达高峰,后逐渐减少。 六、mPFC细胞内Ca2+离子浓度变化 与正常对照组相较,在SPS刺激后1d显著增高;至SPS刺激后7d,mPFC细胞内Ca2+离子浓度与SPS刺激后1d相比较降低幅度明显,已接近正常水平。 七、PTSD大鼠mPFC中内质网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12的表达变化 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大鼠mPFC可见Caspase-12阳性细胞,阳性信号为棕黄色颗粒,位于胞核和胞质,阳性产物在正常大鼠mPFC神经元内呈弱阳性反应,SPS后1d,Caspase-12表达开始逐渐增高,至SPS后7d达到高峰;后下降,至SPS后14d Caspase-12阳性细胞数已基本恢复至正常(P>0.05)。 2、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PS刺激后,Caspase-12蛋白出现表达,SPS刺激后1d表达明显增加,7d时表达最多,随后逐渐下降,至SPS后28d仍高于正常。 八、PTSD大鼠mPFC中葡萄糖调节蛋白GRP94的表达变化 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GRP94阳性细胞镜像呈现出棕黄色,GRP94在正常大鼠mPFC神经元内呈弱阳性反应,染色较浅。SPS刺激后,GRP94在SPS刺激后1d表达逐渐增强,7d达到高峰,随后开始降低,至SPS后28d仍高于正常。 2、Westem Blotting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GRP94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PTSD早期,GRP94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于SPS刺激后7d达到高峰,此时显色最深;后表达下降,至28d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3、RT-PCR检测结果 正常大鼠mPFC神经元中GRP94 mRNA弱表达,SPS刺激后表达均明显增高。GRP94 mRNA于SPS刺激后7d达到高峰,14d开始下降。 结论: 1、PTSD-SPS大鼠,mPFC神经元出现凋亡变化,大鼠在学习记忆等方面出现明显的行为学异常,这可能是导致mPFC结构改变、体积减小,从而引起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与PTSD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关系。 2、PTSD大鼠神经元内质网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12的表达变化与mPFC神经元内质网细胞凋亡相关。 3、PTSD大鼠mPFC神经元GRP94表达变化,SPS刺激引发内质网应激,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这可能是导致PTSD大鼠mPFC神经元发生凋亡的另一重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