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汉语教学的历史和现状考察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xiao88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专注于探讨意大利汉语教学的历史和现状,对其发展进程进行了考察。自意大利汉学诞生之初直至目前,许多重要意大利汉学家、意籍中国学者,以及相关教育机构对于汉语教学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推广,均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本文基于大量相关文史记载和参考资料,对此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此同时,本文作者针对意大利在校高中生和汉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和数据收集,对于意大利汉语教学现状也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本文旨在对意大利的汉语研究和教学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的探讨,并对于意大利汉语教学体系的发展前景进行一定的讨论和展望。论文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揭示了意大利的汉学起源,着重探讨早期汉语研究。马可波罗(Marco Polo)最早来到中国,开启了意大利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早期意大利汉学领域最重要的先驱人物为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和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他们在传教的目标之外,获取了更伟大的成就,也即在欧洲和中国之间建立了跨文化对话关系。他们当时用一门欧洲语言编写最早解释和翻译汉语著作之一,特别是用拉丁语或者葡萄牙语。他们的相关著作还是开启了新一代传教士汉学家的研究和教学活动。在第二代意大利汉学家中,如卫匡国(Martino Martini)、殷铎泽(Prospero Intorcetta)等,都对于建立系统的汉语教学体系同样做出了持续的贡献。第二章对于意大利历史中最重要的汉学重镇、那不勒斯中华书院进行了详细介绍。书院的建立与其创始人、18世纪耶稣会士马国贤(Matteo Ripa)的传教活动密切相关。他建校的初衷是培养来自中国本土的神职人员,书院的建立为中意人士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铺平了道路。1861年意大利统一以后,书院逐渐成为公立教育机构,并发展出了自己的学术特色。那不勒斯中华书院的两位华人学者王佐才(Francesco Saverio Wan)和郭栋臣(Giuseppe Maria Kuo)是优秀的教师、口译者,以及教材编纂者,在意大利汉语教学法的发展当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本章也对于他们编著的教材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第三章回溯了意大利教育体系中的汉语教学课程的缘起,介绍了早期的中国文化和语言课程的教学者,以及不同时期的汉语教学在大学和高中的发展。近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大量中国移民进入意大利,这些因素都对不同层次的汉语教学班级的建立起到了促进作用。本章对于在意大利率先开设汉语课程的一所高中进行了调查,就该校学生对于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态度、观点与视角进行了讨论,并以一本常用教材为例,对目前意大利汉语教学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11月18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对全国当前农田水利建设形势作了全面分析.对全面推进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UKU不良反应量表和服药态度量表(DAI)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由Frantz医生于1959年首次报道,WHO于2010年将其正式命名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本病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2%,占所有胰腺肿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职院校作为承载工匠人才培育的重要载体,更应该传承和发展“工匠精神”。在制造业高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以新时代职业教育规律为依据,以
在分析传统小指标管理办法缺点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设计了可实现火电厂经济运行的操作寻优系统。基于不同的边界条件,寻找最佳工况,进而建立标杆值数据库,采
时间:2018年6月19日$$地点: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案由:民间借贷纠纷$$案情:借款人小王向阿江借款50万元,小王的父母老王和老赵以其所有的房屋为该笔借款提供抵押担保,但未办
报纸
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不同品质原棉纺纱试验、2001~2002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比较试验、1994~1996年不同区域棉花分期播种试验等为基础,利用SPSS11.5、SYSTAT
儿童时期是听觉、视觉、记忆力、形象思维等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格形成的敏感期和关键期,让儿童接触大量的经典音乐、世界音乐名著、经典文学、美术作品等,让他们在成长的
来喜,孙玉环.井温测井在疑难井中的应用.测井技术,1999,23(2):155~158通常用同位素测井和环空找水测井来了解油田开发中的注入剖面和产出剖面。但对于那些地层和流体性质特殊的疑难井来说具有一定的
<正> 食用菌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常会产生变色现象,风味与营养成分也因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从本质上说都是食用菌发生褐变反应的结果.因此,了解食用菌加工过程中变色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