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对曲艳津主任治疗高血压眩晕的用药规律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深入研究曲艳津主任在临床中治疗高血压眩晕的用药规律,分析其辨治思路,学习其治疗经验,剖析其学术思想,为以后临床医治高血压眩晕奠定理论基础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收集曲艳津主任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收治符合高血压病中、西医诊断的患者所使用的共计206首有效中药处方。在数据标准化后,使用WPS表格录入数据形成数据库,进行初步的用药频次统计并对所使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等进行个数、频次、频次百分比等统计从而形成图表以供分析使用。根据处方表,选择合适的高频次用药,并将其使用软件SPSS 24.0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新药物组合。对药物及其性、味、归经、功效的使用频次及聚类分析后得到的组方药对的各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曲艳津主任治疗高血压眩晕的经验和临床思路以及用药规律以期应用于临床。结果:1.在治疗高血压眩晕所使用的206首有效处方中,共使用到了药物171味。其中使用频次大于等于55次的共23味药物依次为丹参、葛根、川芎、当归、天麻、菊花、柴胡、枳壳、钩藤、蜈蚣、赤芍、半夏、刺蒺藜、柏子仁、红花、白术、百合、决明子、僵蚕、香附、磁石、三七、地龙。2.对所有药物的四气进行分析,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寒、温、平、凉、热性药。3.对所有使用药物的五味进行分析,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甘、苦、辛、咸、酸、淡、涩味药。4.所用药物归经中按使用频次从高到低排列,居前6位的分别为肝经、脾经、胃经、心经、肺经、肾经。5.对所用药物功效分类进行分析,使用频次最多的9种为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理气药、安神药、补阴药、补气药、补血药。6.把数据应用软件SPSS 24.0进行聚类分析,得出6组常用药物:第1组:葛根、丹参;第2组:菊花、天麻、当归、川芎;第3组:地龙、三七;第4组:刺蒺藜、柏子仁、半夏、百合、香附、磁石、白术、决明子、僵蚕、红花;第5组:蜈蚣、钩藤、赤芍;第6组:柴胡、枳壳。结论:1.导师临床治疗本病以寒性、温性、平性药物使用较多,寒性药物以清其虚实之热;温性药燥湿以祛痰、行气活血以化瘀;平性药调和寒热兼能补益,少用热性药,防其炼液为痰,暗耗气血,加重病情。五味中:以甘味为首,甘味能补益治本,又能健脾祛湿;其次为苦味,苦能泻火燥湿;再次为辛味,辛能行气活血,体现了辛开苦降甘调的方法。归经中:以肝经为首,其次为脾经、胃经、心经、肺经、肾经,分别从肝之调达,脾胃之运化,心之行血,肺之宣降、通调水道,肾主水、藏精等方面进行治疗。药物功效中:在使用较多的9类药物中,又以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佐以少量的补阴、补气、补血药,说明曲艳津主任治疗本病时虚实兼顾,祛邪为主,补虚为辅。2.通过聚类分析的数据研究方法,总结出6组常用的新药物组合:第1组:葛根、丹参;第2组:菊花、天麻、当归、川芎;第3组:地龙、三七;第4组:刺蒺藜、柏子仁、半夏、百合、香附、磁石、白术、决明子、僵蚕、红花;第5组:蜈蚣、钩藤、赤芍;第6组:柴胡、枳壳。诸药合用共奏畅通气机,清肝泻火,平肝息风,活血化瘀、健脾祛痰,滋阴益气养血之功。3.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曲艳津主任治疗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得出了导师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及辨证思路,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沙利度胺对系统性硬化病模型小鼠炎症及纤维化病理改变的影响目的:研究沙利度胺(Thal)对系统性硬化病(SSc)模型小鼠皮肤及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等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14天组和28天组(n=40),采用博来霉素(BLM)皮下注射方法诱导SSc小鼠模型,分别以10、20、30mg/kg/d剂量的Thal灌胃治疗,各组小鼠在灌胃第14、28天进行取材检测。H
电力邻域网(Neighborhood Area Network,NAN)作为承接电力核心网与电网终端节点的中间环节,在电力系统通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然而随着电力通信新型业务的不断涌现和终端数量的急剧增长,越来越多的电网终端设备通过邻域网络进行数据通信,对网络容量及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挑战。此外,为保证电网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网络可靠性以及服务公平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这些问题
近年来,由于城市河流污染加重,水利设施的过度兴建,违法捕鱼日益严重等原因导致鱼类资源大幅度减少,为了恢复生态环境与鱼类资源量,增殖放流活动日渐重要。放流效果的监测与评估需要有效的回捕数量,而放流鱼类的回捕率与标记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茜素络合物(alizarin complexone,ALC)是一种可用于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的荧光标记物质。该物质对于大规模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有价格低廉、标记存留时间长等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在我国是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随着水体环境恶化和高密度养殖方法的广泛使用,使得淡水虾类病害频繁爆发,每年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日本沼虾作为淡水虾类的代表,对其免疫系统尤其是抗菌免疫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SVWC(Single domain von Willebrand factor type C)蛋白家族
背景: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一死亡率极高的急危重症,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我们近年的研究证实,urotensin II(UII)/UII receptor(UT)系统在ALF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该信号系统的激活介导了ALF肝组织免疫炎症损伤反应。p120-连环蛋白(p120-catenin,p120ctn)是血管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起固有免疫反应的重要
背景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早期液体复苏是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治的关键措施之一。但由于液体向第三间隙转移积聚会加重病理损伤,因此液体管理成为贯穿整个SAP诊
眉县地处关天经济区核心地带,从2010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以来,以“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农业富县”四大战略为导向,下辖8镇中7镇均被确定为省级生态镇,常兴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纳米胶束和自愈合水凝胶功能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作为药物的载体方面自愈合水凝胶和纳米胶束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均在新型载药系统领域显示了
目的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诱发的抑郁症状,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情感障碍疾病之一。PSD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有重要影响,明显加重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因而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但PSD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海马结构的损伤与PSD的发生密切相关,“海马神经重塑障碍”是其关键步骤,因JAK/
[背景]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为皮损形态多样,伴有强烈瘙痒,易反复发作,容易演变成慢性发病。湿疹的复发性、顽固性、瘙痒性及病程的缠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西医认为湿疹为皮肤炎的一种,采取的多为激素和免疫疗法。激素和免疫制剂内外治法虽然在短期内有一定的疗效,但多伴有较大的副作用且不容易根治湿疹。因此还需找到更好的、有效的、安全的疗法。中医对湿疹的认识由来已久,治疗手段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