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平等思想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向和内在追求。虽然马克思并没有专门论述“平等”问题的著作,但是马克思关于“平等”问题的论述和研究散见于马克思各个时期的著作之中。当前学界对马克思平等思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了研究和解读,但极少从马克思的历史观角度对其平等思想展开研究,即:未能从马克思探索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唯物史观与探索现代资产阶级社会运动特殊规律的现代史观的统一关系上去展开分析和阐释。然而马克思对于平等问题的关注始终是与唯物史观的阐发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对于平等问题的言说并非止于价值观层面,而是试图对其做出一种历史观层面的关照和把握。因此,探究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历史观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平等思想展开历史观层面的阐释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以马克思实现对资产阶级平等观超越的关键就在于马克思对平等的理解建立在新的历史观之上这一结论为切入口,围绕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建构方法来谈唯物史观与现代史观统一构成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历史观前提,据此回答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历史观前提“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平等思想展开历史观层面的阐释,从而呈现马克思平等思想的面貌,凸显其独特性之所在。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论证从历史观层面对马克思平等思想进行阐释所具有的意义。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清理概括马克思平等思想对资产阶级平等观的批判和超越。围绕马克思历史观的变革,以“人本史观”视域的平等思想、“唯物史观”视域的平等思想、“现代史观”视域的平等思想,这三个方面的前后变化来展开,概括马克思平等思想的演进过程。从而对马克思平等思想与资产阶级平等思想的根本差异做出分析判断,即马克思平等思想是建立在新的历史观基础之上的。(二)回答和论证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历史观前提。围绕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建构方法论证唯物史观和现代史观统一构成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历史观前提。平等关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人是从事着物质生产实践的人,物质生产实践即经济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在此,平等实际上关涉的是从事着物质生产实践的人之间的关系,因而对于平等思想的建构不能从抽象的观念上展开,必须从物质生产实践展开,从经济基础展开。在此意义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构成了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建构原则。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范畴中,生产范畴是基础范畴,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交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对人的支配地位决定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关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物”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品,即物的生产决定了人的平等关系。在此意义上,生产原则构成了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建构原则。资本是现代生产的主客体,具有支配现代社会一切关系的社会权力,以至于一切社会关系都打上了资本这一“物”统治人、支配人的烙印。由于资本具有支配一切社会关系的地位,因而资本的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资本的关系决定了人的平等关系。在此意义上,资本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建构原则。(三)对马克思平等思想展开历史观阐释。基于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历史观基础,分别从马克思平等思想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基本特征三个维度呈现其面貌。主要内容即平等主要关涉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的问题;精神实质在于马克思平等思想把平等从价值观念层面下降到现实社会关系层面,从而实现了平等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基本特征即对马克思把握平等的出发点、具体方法以及马克思平等思想的价值旨趣做出说明。(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明确马克思平等思想历史观前提的意义进行论述。理论维度的意义主要在于激活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原初语境,进而促进人们对马克思平等思想的把握,驳斥和校正对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各种错误理解。实践维度的意义在于促进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准推进社会主义平等事业的现实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