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见猫头鹰呼喊我的名字》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克雷文最有名的代表作品之一,于1967年首次发表于加拿大,被美国出版商引入国内后,连续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几十年,197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尽管小说在北美和其他地区风靡一时,但是经笔者查阅,目前这部英文小说在国内外尚未出现相应的汉译版本。本文是首次进行英译汉的翻译工作。小说中描写的现代文明与印第安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展示了文化的脆弱性以及某些边缘文化衰落的宿命性,发人深思。本篇报告选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代表性理论目的论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在翻译的过程中,笔者遇到了一些翻译难点,如非英语专有名词,长难句,多义选择,特殊句式等等。针对这些翻译难题,笔者在翻译报告中结合翻译理论,采用案例分析法,选择适宜的翻译策略,如音译法,增译法,拆分重组等方法以期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小说原文共有四个章节,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涉及小说第一章的前五部分。本报告结合对这五个部分的翻译实践,探讨如何在目的论指导下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以便准确地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原作的思想文化信息和文本风格。报告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翻译任务简介。内容包括原作作者、作品内容及语言特色。第二章,理论框架。着重介绍目的论的主要观点。第三章,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中遇到的难点及译后校对。第四章,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译例,探讨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如何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解决翻译难点。第五章,总结与反思。对此次翻译实践的得失进行小结,反思“失”的原因及应该采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