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科学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这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在知识焦虑和泛娱乐化的大众文化作用下,网络视频中娱乐性知识传播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如何评价这种知识传播新方式,如何促进这种知识传播新方式的良性发展,需要对其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本文以娱乐性知识视频传播效果作为研究对象,首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这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在知识焦虑和泛娱乐化的大众文化作用下,网络视频中娱乐性知识传播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如何评价这种知识传播新方式,如何促进这种知识传播新方式的良性发展,需要对其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本文以娱乐性知识视频传播效果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娱乐性和严肃性、知识视频和科普视频进行了意义区分,界定了娱乐性知识视频的含义并分析了其特征;然后,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结合娱乐性知识视频的特点,从受众需求和媒介特征两个角度分析得出了娱乐需求、认知需求、社交需求、知识内容质量、知识呈现方式、感知有用性等六个娱乐性知识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经过实证分析发现,目前娱乐性知识视频在受众认知、情感态度、行为三个层次上的传播效果均接近较好的水平,认知需求、社交需求、知识内容质量、知识呈现方式对感知有用性产生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对传播效果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由此建立了了娱乐性知识视频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注重视频平台的个性化推荐,增大用户接触可能性;增进受众在参与感上的体验,满足其社交需求;大众内容优质化运营,小众内容精细化运营,提升整体知识内容质量;将技术与符号化信息编排紧密结合,优化知识呈现方式;在反馈和评价机制上改善用户的体验,辅助提高用户的感知有用性等五个娱乐性知识视频传播效果的优化策略。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率先对娱乐性知识视频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建立影响因素模型,并结合媒介特征对优化娱乐性知识视频传播效果问题提出了建议,对促进娱乐性知识视频的相关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对推动娱乐性知识视频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对其他类型的新媒体研究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速率大大提高,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预测和管控难度加大。观点动力学对于网络舆情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尝试引入媒介素养来改进HK观点动力学模型,考察用户媒介素养对观点演变的影响,以期为政府网络舆情调控提供参考性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多重指标量化媒介素养。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确定了媒介素养量化的多重指标,然后通过德尔菲法收集的数据验证了媒介素养
在寻求同一与差异的统一这一根本哲学思考上,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他们都把哲学的核心刻画为一个离开自身,产生差异,又返回自身,重获统一的圆周运动。对黑格尔而言,以绝对理念为代表的辩证运动是一个不断将差异纳入统一、使得同一与差异重获统一的圆圈。对海德格尔而言,本有既是差异,表明了人与存在的分解;也是同一,表明了人与存在的共属。本有因此也是一个统一了同一与差异的圆周运动。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
作为教师职业的守门人,教师教育者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围绕“教师教育者的角色、专业素质及专业发展”这一主题,荷兰知名教师教育研究者鲁能伯格认为,教师教育者是一个由来自不同背景、担任不同角色和任务的人组成的异质群体,其应具备的知识基础必须考虑到他们广泛而复杂的工作内容、多样性的工作环境以及多元性的作用;促进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方式应该包括故事讲述法和自我研究;教师教育者应该意识到他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脱贫攻坚宣传,讲好中国故事。从新闻报道,到影视作品,再到电视栏目,扶贫传播的形式逐渐多样化。2018年《我们在行动》第一季节目的热播开启了精准扶贫综艺节目的先河,紧接着在社会需求和政策引导下,扶贫综艺逐渐发展起来。“综N代”《极限挑战》、《奔跑吧》等节目相继推出扶贫特别篇;《青春在大地》、《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充了原有的媒介体系,脱胎于大众媒介时代受众商品论的数字劳动理论指出,用户在使用网络媒介平台时的劳动行为,实质上为平台带来了多样化的数据,这些海量数据通过平台资本流转又生成了新的商品经济价值。除了数据到价值的转化,数字时代对于明星是否“知名”的界定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流量”成为了重要的判别条件。因此,在线粉丝群体对于流量明星以及其背后的资本方来说是一股不容忽
过去数年间社交媒体用户数爆炸式增长,微信的月活跃账户达12.06亿,朋友圈使用率更是高达85%。但高使用率却伴随着人们对其积极评价的下降。用户逐渐感受到社交媒体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并产生厌倦情绪,同时出现了屏蔽、分组、减少使用甚至关闭朋友圈等消极使用行为。本文将社交媒体高频用户青年群体作为研究人群,以微信朋友圈为分析情境,研究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的产生路径和表现形式。通过借鉴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付出-回报
关于农民工问题研究,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大多倾向于从社会结构及媒介技术视角切入,考察农民工的话语权、公共参与以及城市融入、身份建构等问题,少有关注到他们的情感及心理问题。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容量大,吸纳农民工的人数在进城务工人数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一群体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流向城市不仅面临着空间地域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城市文化的冲击,这也涉及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
教师教育者需要教教师如何去“教”,即教“教”,这是教师教育者的核心任务之一。教师教育者的教“教”是可能且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教师教育者更需要以“教”定教的能为路径,以“教”之所需划定教的内容,以“学—教”的规律厘定教的方法,以“教”的效果重定教的行为,以此才能提升“教”的效果。
新媒体时代,传播环境改变,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评论遭遇了极大的挑战,影响力受挫,影响空间日益狭小。话语转型成为传统媒体新闻评论拓展话语空间、增强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评论该如何实现话语转型,应改变什么,应坚守什么,如何构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话语形态,增强影响力?这些成为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评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聚焦于新闻评论的话语转型,以人民微评为个案,分析其适应新媒体环
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达9.27亿,视频社交成为当下人们最常使用的一种移动社交方式。在主流社交平台上,萌宠视频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势头,因萌宠视频而形成趣缘群体成为网络社交日渐流行的现象。本文以萌宠视频趣缘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内容分析法等方式对萌宠视频趣缘群体的社交行为方式和内在需求展开深入研究。研究中,通过选取微信萌宠社群及微博、抖音平台上主要萌宠视频账号作为研究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