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决策是公司理财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司成长的主要动因,它影响着公司的经营风险、盈利水平以及资本市场对其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的评价,是公司财务决策的起点。如何将投资用于高效的领域一直是企业致力的方向,也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源泉。而由于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及影响因素的多重性,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的结果往往偏离最优投资规模,表现为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 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问题是目前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股权性质不同、持股比例不同的股东对公司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进而影响公司绩效。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美、英等具有发达资本市场的国家外,集中的所有权模式才是世界范围内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常态,大股东控制与利益侵占问题逐步成为公司治理研究关注的新焦点。在股权高度分散的英美国家,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来自于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而在股权高度集中的东亚和西欧国家,大股东具有足够的激励控制公司,因此,公司治理问题的实质演变为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具体表现为大股东凭借其控制权地位进行侵害小股东利益的掏空行为。而我国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国情,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集中度高,企业大股东具有足够的动因和能力掠夺小股东。有国内学者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程度远高于欧美国家,因此,如何能有效抑制我国大股东的掠夺行为成为当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2007-200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非金融类的公司为样本,借鉴以往学者构建预期投资模型的方法来计量过度投资程度,经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具有正现金流的企业更倾向过度投资。其二,企业股权集中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负相关,但未见U型或倒U型关系。其三,第一大股为国有股性质,无论是相对控股还是股权均衡,第二大股东在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方面表现均不显著;第一大股为法人性质,企业相对控股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显著负相关,相对控股状态在抑制过度投资行为方面表现优于股权均衡。 综合本文的研究结果,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上司公司投资的实际情况,文章中我们对日后规范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保障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