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受损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神经根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综合征即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约为15.2%,好发年龄以20~40岁为多见,约占75%。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发病因素,另外,外伤、长时间负重、久坐、男性、肥胖和瘦弱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易感因素。临床上常表现为间断性的腰腿痛,且反复多次发作,严重的时候可出现一侧下肢的根性疼痛,有马尾神经受损者可出现马尾综合征,常表现为鞍区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截瘫,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具标志性的临床表现是腰痛且同时伴有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或股神经的放射性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按照突出的程度可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关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有很多,目前比较公认的机制有:机械压迫学说、神经根炎症学说、自身免疫学说。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目前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牵引、按摩、针灸、注射、输液、神经根封闭等保守治疗,因未解除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往往疗效不肯定。手术治疗主要分为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1934年M ixte r和Barr首次成功施行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此后开放手术逐渐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非手术治疗后无效的主要治疗手段,椎板间“开窗”术逐渐成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典术式。但此种术式由于暴露范围较少,往往存在髓核摘除不完全,对神经根的减压不彻底等弊端,特别是对于大块的椎间盘脱出、合并神经管狭窄的治疗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旨在研究通过增加后路内固定物的植入,且同时对于同节段的出口根进行减压对治疗严重腰椎间盘脱出手术效果的影响,探讨同节段出口根减压与腰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3月因严重腰椎间盘脱出症就诊于我院,需行手术处理的患者70例,除外结核、肿瘤、感染、外伤、腰椎不稳、滑脱、侧弯及既往脊柱手术者,年龄、性别不限。所有患者均常规行术前腰椎正侧位、腰椎动力位X线摄像以及腰椎MRI扫描,术后随访6个月行腰椎正侧位及腰椎动力位X线检查。患者住院后以入院日期单双号决定其分组,单数者进入实验组,双数者进入对照组,术中若发现对照组患者同节段出口根明显狭窄,需行减压处理,则不用于本次研究。实验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27~68岁,平均45.6岁,病程3天~6年。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2~65岁,平均42.5岁,病程20天~4年。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均相同。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7天的JOA评分,计算JOA改善指数,JOA改善指数=术前JOA评分一术后JOA评分。测量术前与术后6个月手术节段上一椎间隙的平均椎间高度。平均椎间高度为腰椎侧位片上前椎间高度与后椎间高度的平均值,前椎间高度为上位椎体下终板前缘与下位椎体的上终板前缘的距离,后椎间高度为上位椎体下终板后缘与下位椎体上中板后缘的距离(图2),计算椎间高度差,椎间高度差=术前邻近节段椎间高度—术后邻近节段椎间高度。测量术前与术后6个月手术节段上一椎间隙的腰椎活动度,腰椎活动度=过伸位上下终板延长线的夹角—过屈位上下终板延长线的夹角(图3、图4),计算腰椎活动度差,腰椎活动度差=术后腰椎活动度—术前腰椎活动度。结果:7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在对照组中,4例术中探查发现同节段出口根周围明显狭窄,需行减压处理,则排出在本研究之外。60例随访成功,其中实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实验组的平均JOA改善指数为19±3.26,对照组的平均JOA改善指数为11±2.58,经配对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JO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t=10.26,P<0.05);实验组的平均腰椎活动度差(度)为8.4±0.81,对照组的平均腰椎活动度差(度)为8.2±0.37,对照组的平均椎间高度差(mm)为1.6±0.26,两组间腰椎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t=-1.547,p>0.05);实验组的平均椎间高度差(mm)为1.5±0.24,两组间平均椎间高度无统计学差异(t=1.202,P>0.05)。结论:对于严重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行腰椎后路固定椎间融合术+同节段出口根减压术,可以有效的缓解腰腿痛症状,并且在术后6个月内不会增加邻近节段退变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