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浆Leptin浓度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Nian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国人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较前明显改变,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的发病率日趋升高。作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的发生率亦日趋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病程变化与多种炎性过程密切相关,多种炎症细胞共同参与。研究指出,肥胖引起的慢性炎症可促进机体分泌多种炎性因子,进而调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多项研究表明,炎症在肥胖机体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瘦素(Leptin)是一种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调节机体能量代谢、食欲、免疫反应、血管形成、体重变化等。本研究通过观察比较低体重及正常体重组与超重及肥胖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浆leptin浓度,探讨其与多种炎症细胞,主要包括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淋巴细胞(Lymphocyte,LY)及单核细胞(Monocyte,MONO)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因胸痛、胸闷等症状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血液送检的患者共209例。本研究采用两种分组方式,一是根据受试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的冠脉狭窄程度分组,若冠脉狭窄程度≥ 50%,则纳入CAD组(n=111);若冠脉狭窄程度<50%,则纳入non-CAD组(n=98);二是依据受试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分组,若BMI<25 kg/m2,则纳入低体重及正常体重组(n=110),若BMI≥ 25 kg/m2,则纳入超重及肥胖组(n=99)。记录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等,血液送检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等指标,记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检测受试者清晨空腹血浆leptin浓度。通过EXCEL、PRISM 7.0和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各组别血浆leptin浓度与外周血WBC、NE、LY及MONO计数之间的关系,并对血浆leptin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血肌酐(Creatinine,Cre)、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 A(Apo lipoprotein A1,Apo A1)、载脂蛋白 B(Apo lipoprotein B,Apo B)、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性别(Gender)、吸烟状态在 non-CAD组和CAD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高血压病史(History of high blood pressure,HHBP)、年龄(Age)、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yG指数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2.低体重及正常体重组(BMI<25 kg/m2)和超重及肥胖组(BMI≥25 kg/m2)相比,年龄(Age)、性别(Gender)、高血压病史(HHBP)、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yG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肌酐(Cre)、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左室射血分数百分比(LVEF)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3.non-CAD组血浆leptin浓度高于CAD组,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9)。超重及肥胖组(BMI≥25 kg/m2)血浆leptin浓度高于低体重及正常体重组(BMI<25 kg/m2),且该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4.Non-CAD 组 WBC(P=0.038)、NE(P<0.001)、LY(P=0.001)计数均低于 CAD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余MONO计数Non-CAD组高于CAD组,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体重及正常体重组(BMI<25 kg/m2)WBC、NE、LY计数低于超重及肥胖组(BMI≥25 kg/m2),MONO计数高于后者,但仅MONO在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2)。5.以BMI=25 kg/m2为界限值分为两组,leptin为因变量,单因素相关分析血浆leptin浓度与各自变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Age、WBC、NE、LY、MONO计数与血浆leptin浓度呈正相关(P<0.001),Cre与leptin呈负相关(P=0.001),PLC、FBG、TG、TC、HDL-C、LDL-C、ApoAl、ApoB、LVEF、TyG 指数与血浆 leptin浓度无相关性(P>0.05)。6.在BMI≥25 kg/m2的CAD患者中运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外周血WBC、NE、LY、MONO计数对血浆leptin浓度的影响,分别建立model 1:age、HHBP;model 2:age、HHBP、gender;model 3:age、HHBP、gender、TyG,分别分析外周血WBC、NE、LY、MONO计数及混杂因素对血浆leptin浓度的影响,结果提示外周血WBC、LY、MONO计数与leptin呈正相关(β>0,P<0.05),NE计数与血浆leptin浓度呈负相关(β<0,P<0.05)。HHBP、Gender亦可作为血浆leptin浓度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TyG指数对血浆leptin浓度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1.超重及肥胖组(BMI≥ 25 kg/m2)血浆leptin浓度较低体重及正常体重组(BMI<25 kg/m2)高;2.在BMI≥ 25kg/m2的冠心病患者中,外周血WBC、NE、LY、MONO计数与血浆leptin浓度呈相关性;3.超重及肥胖组(BMI≥25 kg/m2)的TyG指数较低体重及正常体重组(BMI<25 kg/m2)升高,但在BMI≥25 kg/m2的CAD患者中,TyG指数对血浆leptin浓度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胶质瘤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原发性脑肿瘤。在胶质瘤治疗领域,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以其强对比度、高分辨率和对病灶的敏感性成为脑内病变识
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信息对了解生命活动过程、解决医学问题至关重要。冷冻电子显微镜简称冷冻电镜,是结构生物学解析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主要方法之一。冷冻电镜三维重构
由于信息爆炸式增长,推荐系统作为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技术应运而生,在有效挖掘用户潜在兴趣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与受限于评分数据稀疏等问题的传统推荐模型
冠心病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病变处植入血管支架,使堵塞的血管畅通。但是,支架在血管中撑开时容易造成血管壁损
随着现代通信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提出了新的需要。作为射频前端电路重要组成部分的滤波器,其多频带、小型化和低插损等实际需要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其他的多通带滤波器技术相比,利用多模谐振器来进行滤波器的设计具有低插损和小尺寸等优点。同时,面对复杂电磁环境下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问题的严峻挑战,具有良好电磁抗干扰特性、能够抑制共模噪声、提高系统的灵敏
应变式测量系统是常用的测量系统,其优点是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结构简单、频响特性好,能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具有存储传感器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迫切地需要绿色环保能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清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青睐。核燃料芯块是核能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芯块表面破损会导致
在真核生物细胞中,mRNA的降解是基因表达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决定了mRNA在细胞质中的丰度。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途径(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就是一种耦联翻译的mRNA
情绪刺激如面孔等能否诱发空间注意一直是研究者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仍存在很大的争论。过往研究多采用单线索和2个空间位置的方式,因而很有可能较强的空间线索效应掩盖了情绪刺激的优势效应。换而言之,过往研究中不合适的基线设置可能掩盖了对情绪刺激诱发的空间注意效应。当前研究拟采用多空间匹配线索的方式,将情绪面孔置于多个匹配中性面孔的围绕中,从而凸显出情绪效应。此外我们在实验1中还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