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对建国后我国中医内科书籍情况进行计量分析,并初步提取中医内科书中胸痹辨证规范。研究方法及过程:本研究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建国后我国中医内科书籍进行计量分析。分别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电子图书馆以及卓越网,当当网网上书店进行检索,制定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收集整理1949年至2009年所出版的中医内科书籍,建立数据库,按照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第二阶段:初步提取中医内科书中胸痹辨证规范。采用专家会议方式,筛选出12本高质量、影响力大的中医内科书,参考国家标准及相关权威著作对书中关于胸痹证候名称进行统一规范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初步提取胸痹证候辨证规律。结果:1.共检索出中医内科书籍627本,其中纳入研究的中医内科书籍39本,时间段为1960年8月—2009年1月。分别由21名第一作者和6家主编单位编写,其中以华东地区与华北地区为中医内科书高产地区。39本书中教材类22本、临床参考用书13本、大型中医类高级工具书3本、个人经验专著1本,共涉及24家出版社。2.39本书中,胸痹的定义说法不一,可概括为二种模式,即“病机+主症”模式和“主症”模式。39本书中,关于胸痹的病因主要有以下11种: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寒邪内侵、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年老体虚、素体肥胖、寒暑犯心、肝肾亏虚、久坐少动、劳倦内伤。其中以“寒邪内侵、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年老体虚”表述最为常见。胸痹的基本病机可以概括为“胸脉痹阻”,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3.中医内科书存在着编委学术水平不等;书籍学术水平不一;出版水平不齐;以致影响力不同现象。中医内科书中胸痹辨证尚未形成规范。4.通过专家会议,筛选出12本高质量中医内科书。12本高质量中医内科书中胸痹共出现41个不同名称证型;证型规范后生成18个不同证型;4个病位证素;11个病性证素;19个单证。相似症状(包括体征、舌脉,下同)降维规范后,共得到146个症状,其中一般性症状76个,特异性症状23个,舌象29个(包括舌质15个,苔质14个),脉象18个。5.结合临床及专家意见,提取频次排名前4位的症状作为胸痹主症,即:胸痛、心悸、胸闷、气短。18个不同证型中提取出现频次百分比≥25%的证型作为胸痹的基本证型,共11个,分别为:痰浊闭阻、心血瘀阻、寒凝心脉、心肾阴虚、气阴两虚、心气不足、心肾阳虚、气滞心胸、阳气虚衰、心阴亏损、心阳不振证。6.参考国家标准规范证型名称,以出现频次百分比≥50%作为选择点提取胸痹各证型证候,结果为:(1)心血瘀阻证:胸闷,胸痛如绞,痛有定处,入夜加重,日久不愈,心悸气短,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涩或结。(2)痰阻心脉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痰多,肥胖,身重,苔白腻,脉滑。(3)寒滞心脉证:猝然胸闷胸痛如绞,甚则心痛彻背,遇寒加剧,心悸气短,甚或喘不得卧,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苔白,脉沉紧。(4)心肾阴虚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心烦,头晕耳鸣,腰酸膝软,盗汗,不寐,舌红,脉细数。(5)心气亏虚证:胸闷,胸部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动则喘促,倦怠懒言,声息低微,面色晄白,易出汗,舌胖苔薄,边有齿痕,脉虚弱细缓或结代。(6)心气阴两虚证:胸闷,胸部隐痛,时作时止,遇劳则甚,心悸气短,头晕目眩,乏力,倦怠懒言,面色少华,舌红,边有齿痕,脉细弱或结代。(7)心肾阳虚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甚或喘不得卧,面色晄白,自汗,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或沉微欲绝。(8)心阳气虚证:胸闷胸痛,甚则心痛彻背,心悸气短,自汗乏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酸,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9)心脉气滞证:胸闷,胸部隐痛,痛无定处,多与情志因素有关,得嗳气或矢气则舒,心悸气短,胃脘胀闷,善太息,苔薄腻,脉弦细。(10)心阳亏虚证:胸闷胸痛,遇寒加剧,心悸气短,自汗,神疲畏寒,四肢不温,舌胖淡白苔白腻,脉虚细迟或结代。(11)心阴亏虚证:胸闷,胸部灼痛,时作时止,心悸怔忡,头晕气短,颜面潮热,心烦不寐,口干盗汗,大便不爽,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结论:1.建国后,我国中医内科书出版数量不断增加,质量逐步提高,学术水平提升。2.我国中医内科教材建设发展迅速,体系日趋完善。3.目前中医内科书中关于胸痹证型及所属证候尚未达到规范统一,但有趋同化发展趋势。4.基于中医内科书提取胸痹证候辨证规律的研究方法是一次有益尝试,还应该结合文献资料、专家问卷、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实践,从而最终建立起中医胸痹辨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