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簸箕柳(Salix suchowensis)和三蕊柳(Salix triandra)是杨柳科小灌木,分别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这两种灌木柳生长迅速,适应性好,平茬后再生能力强,是理想的生物质能源作物。灌木柳通常采用插穗繁殖,插穗质量是灌木柳人工林能否成功建立以及实现长期稳产的关键,因此本研究探讨了插穗尺寸与灌木柳生长和木材材性的关系,比较了不同性别的扦插苗在生长、虫害以及资源分配方面的差异。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簸箕柳生物量产量性状遗传解析研究,3157066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6YFD06001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簸箕柳(Salix suchowensis)和三蕊柳(Salix triandra)是杨柳科小灌木,分别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这两种灌木柳生长迅速,适应性好,平茬后再生能力强,是理想的生物质能源作物。灌木柳通常采用插穗繁殖,插穗质量是灌木柳人工林能否成功建立以及实现长期稳产的关键,因此本研究探讨了插穗尺寸与灌木柳生长和木材材性的关系,比较了不同性别的扦插苗在生长、虫害以及资源分配方面的差异。其次,本研究对灌木柳平茬后再生能力进行了评估,探讨了树桩尺寸与柳树再生能力的关系。同时进行了灌木柳的生长模型的拟合以及生物量预测模型筛选,为了解灌木柳生长规律以及产量预测提供理论参考。最后,对三蕊柳重要性状进行QTL定位和区间解析,为灌木柳生长和材性候选基因的筛选提供了依据。1、本研究使用了来自两个灌木柳全同胞家系(簸箕柳和三蕊柳)的453个子代的无性系,进行了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的大田试验。扦插之前记录每个插穗的重量并对插穗编号,共种植约4000个插穗。在第一个生长季内,对灌木柳树的株高和地径进行了动态监测,在生长季节末记录灌木柳的生存状况,另外,对灌木柳侧枝、叶片等性状以及木材材性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当插穗重量增加,两种灌木柳的死亡率均会降低,株高、地径、侧枝数量以及地上部分鲜重、干重均会增加,然而,当插穗重量超过20 g时,插穗重量增加,插穗的死亡率并不会显著下降,同时株高、地径、侧枝数量以及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也不会显著增加。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在不同生长时期插穗重量均与灌木柳树生长状况呈显著正相关,生长早期表现尤其明显。然而,插穗重量对这两种灌木柳树干的基本密度和主要化学组成(即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均没有影响。2、通过对簸箕柳和三蕊柳两个群体的性别比、死亡率、生长性状、昆虫啃食程度以及化学防御物质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簸箕柳群体在性别比和生存率方面存在雌性偏向,雌性个体存活率更高,而三蕊柳群体中没有差异。在这两个柳树群体中,雌性植株的生物量均高于雄性的,而且雌性植株叶片营养质量(氮含量)也高于雄性植株。不过,生长相对缓慢的雄性植株比雌性植株具有更高含量的化学防御物质(总酚)和较低的昆虫啃食率。此外,在两个柳树群体均发现柳树生物量与昆虫啃食率呈正相关,与防御物质含量呈负相关,这表明了昆虫啃食程度对柳树生长和防御资源分配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为理解雌雄异株植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同时,为短轮伐灌木柳林的插穗选择提供了参考。3、以两种灌木柳(簸箕柳和三蕊柳)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苗期15个时间点的茎段生长的动态变化,选择2种理论生长方程对株高和地径进行拟合,并根据拟合结果确定了合适的生长方程,研究发现Logistic模型是拟合簸箕柳株高、地径生长较为理想的模型,而Gompertz模型是拟合三蕊柳生长较为理想的模型。同时,以一年生灌木柳株高、地径、侧枝数量、侧枝长度、侧枝角度5个指标为输入参数,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的两种柳树苗期生物量的最优预测模型,并利用预测模型对2种灌木柳的生物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模型的通用性较好,从而为灌木柳生物量的快速测量提供理论依据。4、短轮伐灌木柳林砍伐后的再生能力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母本植株的种类和尺寸是砍伐后树桩存活或萌芽再生的重要限制因素。在本研究中,簸箕柳和三蕊柳树桩按直径分为三个等级,比较分析的不同种类和等级树桩的芽存活和再生特征(包括芽高、芽直径、芽数、叶片形态特征、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地上部分干重)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灌木柳的树桩存活率并无差异,然而,三蕊柳的发芽再生能力要强于簸箕柳。树桩直径的增加导致两种灌木柳树桩产生的萌芽数增加,平均萌条高度和地径,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萌条的生物量均会增加,然而,树桩直径对树桩存活并无影响。该项研究为短轮伐灌木柳林收获后的萌芽再生提供了重要信息。5、利用已建立的三蕊柳遗传图谱,对三蕊柳的24个表型性状(共64组数据)进行QTL定位,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到542个QTL。其中472个与株高、地径和材积相关,15个与侧枝生长相关,18个与叶片特征性状相关,15个与生物量相关,20个与木材材性相关。在全部QTL位点的LOD值变化范围是3.01–10.76,所有QTL解释了10.1%–31.9%的表型变异。其中,通过对16个时间点的簸箕柳株高、地径和材积的动态QTL研究,检测到了9个QTL热点区域。对相关QTL进行区间解析,发现生长和材性相关的区间分别有298和483个基因,为进一步缩小灌木柳生长和材性候选基因的范围提供了新的线索。
其他文献
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最大的碳库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中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积极推进并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由于土壤有机碳周转变化而引发碳源/汇的改变会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而湿地覆被/利用类型会对土壤有机碳的周转与稳定产生有重要影响,因此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固碳特征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位于暖温
21世纪以来,我国人造板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产品环保性能指标要求不断提高的严峻形势,开发低成本高品质人造板产品已成为我国人造板工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大幅度减少胶黏剂用量是降低人造板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特别是降低产品游离甲醛释放量)行之有效的办法。本研究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在木质单板表面构建具有纳米尺度
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和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麦草及其造纸备料废弃物麦糠通过生物炼制技术可以制备纤维素乙醇等各种生物基化学品。木质纤维素原料本身存在天然紧密的结构致使纤维素酶水解的效率受到限制,酶水解得率低。采用温和、绿色的水热法预处理对麦草等木质纤维原料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木质纤维原料的纤维素酶水解得率并联产得到高附加值的低聚木糖,增加生物炼制的经济效益。而麦糠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近年来银杏叶用林、果用林、用材林被广泛栽培。银杏叶片内富含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萜内酯、聚戊烯醇、氨基酸等。各国相继开发了数百种以银杏叶为原料的药品和保健品,银杏叶制品位居中草药销售额之首。气候变化是本世纪以来最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严重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全球气候变化会改变树种丰度和栖息地的分布,也会对
全球气候模型预测21世纪干旱的强度和频度将呈现加剧的趋势,然而关于干旱对生态化学计量比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仍相当有限。本研究首先采用metaanalysis的方法,收集了来自79篇文献的379个案例,探讨干旱对来自不同生态系统的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碳(C)、氮(N)和C:N的影响;然后收集了来自160篇文献的848个案例,研究了降雨增加与减少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C:N:P生态化学计
木材作为木结构房梁、桥面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通常会发生弯曲和受拉破坏。因此研究顺纹拉伸和弯曲作用下的木材破坏对其力学性质研究和实际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木材破坏过程主要包括初始裂纹的萌生及裂纹扩展过程,其中易产生初始裂纹的部位称之为木材破坏过程中的弱相结构。为了深入探讨顺纹拉伸和弯曲作用下木材破坏过程中的弱相结构及裂纹扩展规律,本研究以马尾松为例,在不考虑木材内部节子和斜纹理
蓝莓果实酸甜可口,质地细嫩,除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之外,还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酚类、黄酮类、花青素等,对人体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蓝莓多采收于高温多雨的夏季,加之自身代谢旺盛,采后衰老迅速,极大的降低了蓝莓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此外,由于缺乏坚硬外果皮的保护,蓝莓在采摘和储运阶段极易受到机械损伤和病原菌侵染,导致其腐烂变质。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
由于现今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量日益增加而对全球的气候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人们一直积极的寻求成本相对较低且可持续的碳固存方法。土壤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碳库,具有最大的碳固存潜力来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土壤二氧化碳排放或固存,进而对大气碳库产生影响,是影响全球土壤有机碳平衡的关键因素。同时了解土壤质量在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是如何变化,对于更好地了解土壤的生产潜力及其对土地利用
以往研究普遍认为,林下植被在人工林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系统物种的数量。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林下植被有利于人工林系统的养分循环与长期生产力维持。自然状态下,一定区域内的林下植被包含许多种类的植物,而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在人工林系统中起到的养分作用目前仍不清楚。本文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林场杨树(Populus spp.)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物种丰富度不同的林下植被对杨树生长和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