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日益紧迫的能源、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目标放在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希望能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来扭转经济危机以来的颓势,抢占经济制高点,因此纷纷增加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应对当今能源挑战和促进战略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势在必行,而国家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是其直接推动力。我国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从我国实施863重大专项,到2009年的示范推广工作,再到2010年至2012年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补贴,一系列政策开始逐步完善。在2015年我国对购买的节能和新能源的车船给予免征车船税的政策。这次免税,不仅说明了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而且将增强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开发新能源汽车的信念,扩大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与数量,也增强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信心和选择。但是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我国目前的促进节能汽车产业的财政政策还没有形成体系。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对国家财政政策的具体应用上,还在各自为政。政策也没有互相贯穿,我国新能源汽车还无法形成真正的产业化。因此,如何做到在国家宏观的财政政策支持下,结合本地方的具体实际,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从而促进本地区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以点带面,是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道路上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本文从地方政府的视角出发,分析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中的因素。在中央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如何做好配套政策选择,使国家政策能够贯穿运用。对我国地方政府如何运用财政政策选择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并提供理论性支撑和政策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