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服务外包将公共服务的生产由政府转为政府以外的主体,如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在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降低成本。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层面,基层负担沉重是基层治理问题的重要表现,也是学者一直以来讨论的热点之一。城市社区是基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负担沉重主要表现为社区行政化严重,各种繁重的政务服务将社区牢牢限制在行政的框架之内,严重影响了其自治功能的发挥。在我国公共服务外包广泛推进的大环境下,社区政务服务外包,成为减轻社区居委会在社区行政事务上的压力的一项探索。成都市W区自2014年开始推行政府购买社区政务服务的实践探索,在政策执行数年来对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本文以社区居委会为研究主体,选取典型社区的外包实践进行多方分析,探索政务服务外包对社区居委会带来的各种影响,对于缓解社区行政负担,维护居民自治权益,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促进国家和社会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一是绪论。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关于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并对其存在的一些欠缺之处进行评析。同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说明具体的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资料的收集等情况。
二是对政务服务彻底外包模式的分析。介绍外包模式运行的具体情况,通过具体社区的实际情况说明,将社区政务服务交由专业的社会组织承担,致使社区的组织结构由“一元”变“二元”,在工作中依然面临较大的负担,地位未受到明显影响,社会资源更加优化。
三是对政务服务形式外包模式的分析。介绍外包模式运行的具体情况,通过具体社区的实际情况说明,将社区政务服务交由社区自己成立的社会组织承担,使得社区的组织结构和地位未发生较大改变,但社区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社区建设以及从事社区党建和居民自治方面的事项,同时在社会资源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四是对外包效果、困境及原因的分析。社区政务服务外包的实践为社区带来了一些效果,如工作任务相对减少、人员管理负担减轻、工作理念更新等,但也出现了多种困境,表现在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工作负担依然较重,二者在工作中的矛盾持续存在,外包后政务服务的完成效率不如以前等。究其原因,在宏观层面主要是国家权力干预过度、非均衡依赖关系以及社区的低治理权,在微观层面主要是社会组织人员素质欠缺、数量少、质量低以及街道政府规则意识不强、考核体系不完善等。
五是结论与政策含义。成都市W区推行的两种外包模式在具体运行过程中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外包实践中产生困境的原因从构建制度体系、培育社会组织、明确社区与社会组织权责划分、建立严格考核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本文以社区居委会为研究主体,选取典型社区的外包实践进行多方分析,探索政务服务外包对社区居委会带来的各种影响,对于缓解社区行政负担,维护居民自治权益,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促进国家和社会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一是绪论。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关于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并对其存在的一些欠缺之处进行评析。同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说明具体的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资料的收集等情况。
二是对政务服务彻底外包模式的分析。介绍外包模式运行的具体情况,通过具体社区的实际情况说明,将社区政务服务交由专业的社会组织承担,致使社区的组织结构由“一元”变“二元”,在工作中依然面临较大的负担,地位未受到明显影响,社会资源更加优化。
三是对政务服务形式外包模式的分析。介绍外包模式运行的具体情况,通过具体社区的实际情况说明,将社区政务服务交由社区自己成立的社会组织承担,使得社区的组织结构和地位未发生较大改变,但社区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社区建设以及从事社区党建和居民自治方面的事项,同时在社会资源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四是对外包效果、困境及原因的分析。社区政务服务外包的实践为社区带来了一些效果,如工作任务相对减少、人员管理负担减轻、工作理念更新等,但也出现了多种困境,表现在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工作负担依然较重,二者在工作中的矛盾持续存在,外包后政务服务的完成效率不如以前等。究其原因,在宏观层面主要是国家权力干预过度、非均衡依赖关系以及社区的低治理权,在微观层面主要是社会组织人员素质欠缺、数量少、质量低以及街道政府规则意识不强、考核体系不完善等。
五是结论与政策含义。成都市W区推行的两种外包模式在具体运行过程中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外包实践中产生困境的原因从构建制度体系、培育社会组织、明确社区与社会组织权责划分、建立严格考核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