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对广东东莞市石碣实验小学以“竹文化”为主题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研究和总结,从中梳理出在当前小学教育中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和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从而以特色主题文化建设的开展,改变当前中小学办学缺乏特色,千校一面的现象,促进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今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石。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结合时代特点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就能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本研究通过学校特色主题文化的研究,旨在探索增强学校的文化竞争力,另辟一条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蹊径。通过建设学校特色主题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研究主要以东莞石碣实验小学的学校特色主题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对学校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变革途径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全方位观察和系统研究,深入分析学校文化变革对师生言行及学校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在总结该校建设学校特色主题文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学校特色主题文化建设的意义及方法。研究中主要采用了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教育工作岗位上,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较深入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座谈、观摩、听课等形式调查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经常了解家长、社会、兄弟学校对东莞石碣实验小学改革实践的评价及建议,长期观察、分析校内师生的言行、情绪等表现,及时分析新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笔者在研究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广泛学习、研读当前理论界的相关论著,筛选出针对性强、有价值的信息,为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笔者很早就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跟踪研究,并有意识地关注东莞及周边地区学校的管理和文化建设的工作经验和动态,积累了丰富资料,并认真总结归纳,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在此基础上,笔者将东莞石碣实验小学的校园竹文化建设置于学校特色主题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了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透过该校的具体做法,总结归纳出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提升学校文化品味的有益经验。通过研究,本文总结出了石碣实验小学在校园环境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校本课程开发、课外活动开展等方面的主要经验及做法,并从中归纳出以特色主题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内涵,促进学校发展的启示,并对学校特色主题文化建设中应规避的一些常见误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