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次热循环的X80管线钢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duck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保证管线钢经历“高温非均匀快速加热-短时保温-快速冷却”这一焊接热循环作用后的热影响区(HAZ)组织均匀和优异性能,是确保油气输送管线安全可靠服役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论文以精细的X80管线钢微缩空心试样为研究对象,通过焊接热模拟技术(高温相变仪DIL805A/D)、光学显微分析技术(OM)、电子显微分析技术(SEM、EBSD、TEM)以及显微硬度测试(HV-1000)等研究方法与检测手段,获得不同峰值温度、冷却速度和热循环次数的多次焊接热循环后X80管线钢HAZ显微组织演变规律和力学性能特征,并绘制了精确的模拟焊接HAZ连续冷却转变图(SHCCT曲线)。在相同冷却速度(v=35°C/s)不同峰值温度条件下,X80管线钢再热粗晶区(RCGHAZ)的奥氏体晶粒尺寸与峰值温度之间存在Arrhenius关系;未变粗晶区(UCGHAZ)的显微组织主要为BF(除峰值温度为1100°C时的组织为BF+GB外);再热未变粗晶区(RUCGHAZ)在峰值温度为9501050°C时,主要组织为GB+QF;在峰值温度为850°C和900°C时,主要组织为GB+BF,且在原奥氏体晶界存在“项链”状M-A结构。随着峰值温度的升高,UCGHAZ的硬度增大、RUCGHAZ的硬度先减小后增加。在相同峰值温度(一次Tm=1350°C,二次Tm=1200°C,三次Tm=1000°C)不同冷却速度条件下,随冷却速度由0.5°C/s到200°C/s不断增加,X80管线钢组织结构整体呈现PF+QF+P’→QF+GB→GB→GB+BF→BF→BF+LM(UCGHAZ和RUCGHAZ)→LM(仅CGHAZ会出现全马氏体结构)的变化趋势;显微硬度值与冷速之间均存在幂函数关系,即HV1=a+bexp(-kv)(a,b,k为常数);贝氏体相变温度与冷却速度之间满足数学方程T=a-bln(v+c)(a,b,c为常数)。此外,随着冷速的加快,动力学曲线向着较低的温度范围方向转移,贝氏体相变激活能随相变体积分数(fb)的增加而减小,且CGHAZ和UCGHAZ贝氏体转变的主导生长机制是一维生长和二维生长,RUCGHAZ的新晶粒则主要在界棱处形核并沿二维方向长大。此外,随焊接热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共析F→B转变的临界速度不断增加,晶粒主要取向面由{111}向{001}转变,X80管线钢SHCCT曲线中各组织转变区域也随之改变。RUCGHAZ的组织转变中不仅存在强烈的变体选择,且有效晶粒尺寸细小,对抑制裂纹扩展有利。即使M-A组元的含量随热循环的增加而增加,并以多种形态分布于各晶界中;但由于各焊接热循环中M-A组元的体积分数均较低(不超过0.3%),使得材料韧性降低的程度相对较弱。总体来说,韧性随焊接热循环次数的增加得以改善。
其他文献
气缸作为最主要的气动执行元件,在各类工业自动化设备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气缸应用工况的多样化以及人们对气缸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针对气缸的不同安装方式,对气缸进行
本文利用2015~2016年南京北郊站点测得的散射系数、黑碳质量浓度以及大气单颗粒等观测数据,对该地区气溶胶散射系数及其相关参数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各季节气溶胶吸收特性的变化
随着现代遗传育种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以及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添加剂的大量使用,导致畜禽肉产品的天然风味发生了变化,同时无公害植物提取物添加受到剂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试
创业作为一项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能够增加社会就业率和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而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的开端和前提。因此进行有关创业机会识别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近期,主
电催化反应是一类具有广泛用途的电化学反应,是通过电极材料来改变电极界面上的电荷转移速度的一种化学反应。电催化剂种类多样,其中贵金属材料如铂、钯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传
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地稀缺,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矛盾冲突严重,为使石漠化区生态环境得以修复,走生态经济型之路是石漠化区生态修复重要路径。通过选择具有生态与经济价值的植物
四旋翼飞行器因结构简单、可垂直升降、易于维护、隐蔽性好、具有良好的负载能力等特点而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其广泛应用于农业、军事侦查、电力巡检、消防监控、快递运输
土石坝具有结构简单、耗费资金低、建成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随着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快速发展,高度超过300m的大坝被建成,大多数是建在西部地质复杂且易发生较高震级地震的
一直以来,随着企业高管“天价薪酬”消息频繁爆出,高管薪酬问题开始引发各界的讨论,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观念,薪酬公平更是企业和员工追求的目标。高
多年以来,滑坡、地面沉降等各种地质灾害危及着我们人民的安全。GB-InSAR技术伴随着高时空分辨率和高形变监测精度的特点,近些年被广泛地应用到边坡形变监测中;许多学者对GB-InSAR技术进行了研究,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GB-InSAR的监测精度。在这些问题中,对GB-InSAR监测精度产生最大的影响的就是大气扰动。因此,本文针对GB-InSAR中大气扰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分析了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