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正面碰撞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f023144553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给人们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车辆的安全性成为人们购车的重要考虑因素。如何提高汽车抗撞击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汽车正面碰撞在所有交通事故中占有极大的比例,而作为最重要的吸能结构的汽车前纵梁可以吸收高达30%-50%的碰撞动能,这些动能完全转换为前纵梁的变形能。吸能装置的优良与否取决于结构能否将动能最大化的转换为自身的变形能。目前,在车身吸能结构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薄壁金属结构。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运用LS—DYNA对车身碰撞进行动力学模拟分析,与实验数据作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的吸能曲线、速度变化曲线和加速度变化曲线与实验数据有着较高的吻合度;前纵梁的吸能情况也比较符合实验结果,这验证了前纵梁是车身正面碰撞发生时的主要吸能部件在车身整体分析基础上,针对前纵梁这一重要吸能结构,文章围绕如何提高前纵梁的吸能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在该部分首先研究了不同截面形式、不同厚度对前纵梁吸能特性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越接近圆形截面,吸能特性越好;厚度是吸能特性的敏感因素,越厚吸能越好。该部分对泡沫铝填充材料的应用也进行了抗冲击模拟分析,发现泡沫铝材料可以很好的提高前纵梁的吸能特性,可以提高18.4%-58.3%,而且密度大的泡沫铝的效果更好。本部分针对方形前纵梁添加约束板进行研究,得到了添加约束版的最佳位置与最佳数目,改进后结构的吸能提高了约13.23%。最后,设计了一款结合泡沫铝填充材料的套管装置,也取得了较好的分析结果。最后,以比吸能为标准,对每种模拟方案进行比较,发现使用泡沫铝材料和添加约束形式是最符合现代汽车设计理念的。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以后的薄壁构件吸能特性的改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多年来J-对称微分算子的研究一直受很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J-自伴微分算子的边界条件、亏指数及谱分析等问题在大量的科学研究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主要围绕两区间上四阶J-
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当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法治建设、司法审判领域内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自1996年始,重点在于审判机制的信息化,其目的在于通过信息
内生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尽管主要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将知识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研究与开发活动视为技术进步的内生路径,但是人力资本积累才是技术进步的原
笔者在中学化学课堂观察及文献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中学生在实验中对“定量”概念缺乏感知。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分重视对定性实验的观察和分析,
药品效期直接决定了药品能否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因此药品效期的管理是药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本院现行对药品效期的管理方式以及医院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一步阐明
在人们出行日益频繁的今天,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交通的拥堵。如何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对车辆进行有效的监控,是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的影响。方法将60例C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中国情境下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的结构维度并开发其测量量表。首先,在文献研究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饭店新生代员工感知价值
目的探讨雅培I2000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性能评估方法。方法选取不同浓度的P、HCG、T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批内试验的CV值在3%以内,批间试验的CV值在5%以内;P回收率在102
<正>患者女,24岁,因"间断性右下腹疼痛1年"入院,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腹部超声:右下腹阑尾区见21mm×11mm局限性低回声区,阑尾显示不清,阑尾周围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