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国资委宣布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央企负责人新一轮任期考核中正式引入EVA(经济增加值)指标,与原先的经营业绩考核基本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并行施用。EVA在其中所占的比重高达40%,成为新考核办法中最重要的指标。作为一个在业绩考核领域备受推崇的评价指标,从其在国外运用的实际状况来看,已经取得十分令人欣喜的成果,许多知名企业领导者甚至将企业所取得卓著业绩归功于EVA的成功实施。此次,国资委之所以以央企为突破口强制推行EVA,就是希望借助于该考核指标及其倡导的价值管理理念以正确规范企业的投资和经营行为,有效地改善央企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的非效率投资现象,增强央企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然而,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以及央企经济实体的特殊性,EVA指标在经过符合中国实际的本土化改造之后,还能否续写其在国外取得骄人成绩,为央企带来科学的行为引导?其实施成效究竟如何?能否进一步在地方国有企业乃至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广泛推行?都是值得学者们未来研究的焦点。鉴于新考核举措实施不久,还鲜有学者对其实施效果及潜在行为引导作用进行实证检验,本文正是以此为契机,实证检验EVA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与改善作用。如果实证结果证明该指标是卓有成效的,那么在实现国资委借助EVA改善央企非效率投资现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央企竞争力初衷的同时,也为EVA进行大范围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与保障。在具体内容安排上,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六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进行了概括论述,初步进行轮廓勾画。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本部分对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在非效率投资、经济增加值(EVA)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总结,并作简要评述,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地位与理论价值。第三部分,相关理论与假设提出。本部分首先对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进行详细阐述,然后分析了EVA实施影响非效率投资的作用机理,经过相关理论推导之后提出本文假设。第四部分,研究设计。该部分首先对样本选择、数据来源、数据处理进行了概括说明;然后介绍了非效率投资模型、EVA与投资效率相关性检验模型的构建以及相关变量的选取依据。第五部分,实证结果检验与分析。本部分以央企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Richardson(2006)提出的残差度量模型对央企目前的投资现状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部分进行线性回归,发现EVA的实施对非效率投资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相比实施EVA的公司,未实施EVA的公司存在更为严重的非效率投资现象。文章在改变投资支出计算方法后仍得出相同结论,证明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第六部分,研究结论与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EVA对非效率投资有显著抑制作用这一结论,并在此基础上从EVA指标修正、政策实施保障等方面对国资委实施EVA考核提出相应改进建议,最后对本文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展望进行了阐述。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研究对象更加全面。本文在研究非效率投资时,同时考虑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个方面,弥补了以往研究主要围绕过度投资,对投资不足不够重视、研究较少的缺憾;第二,研究方法比较新颖。本文应用对比分析,从央企EVA实施前后、央企与地方国企两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较为全面的检验了实施EVA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使结论更具说服力;第三,研究角度具有开拓性。本文从绩效考核、制度监管角度探讨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治理和改善,并加入自由现金流交乘项,检验其间接抑制作用;第四,样本数据更具时效性和实用性。文章选取央企最新实际数据,检验EVA的本土化应用效果,进而提出对我国企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建议,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也更具实际价值。